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_004 章 突如其来的客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4 章 突如其来的客人 (第2/3页)

    王重知道,盛维这是在向自己表示对自己的信任。

    只是白色的粉末刚一入口,那种纯粹的甘甜,瞬间便在口腔之中炸裂。

    盛维的表情瞬间发生变化,目瞪口呆,童孔皱缩,眼中满是震惊。

    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一把抱起陶罐,再度舀出半勺白糖,至于眼前仔细观看,震惊之色,溢于言表。

    “先生觉得此物如何?”

    “好!”盛维想都没想,直接答道:“此物极好,洁白如雪,甘逾蜜饯,甜入心扉,如此神物,千金难求。”

    王重笑着道:“此物名唤糖霜,又名白糖,乃是用糖浆提炼而成,不遇高温不会轻易融化,但可溶于水,是以储存之时多有讲究,不可受潮。”

    “不瞒先生,重虽有秀才功名,然家底单薄,无权无势,偶然间制成此糖霜,却不敢宣之于人,只能自家使用!”

    “那为何今日将此物拿了出来?”盛维看着王重问道,似乎想从王重的眼睛里看出答桉。

    王重道:“通判盛公,爱民如子,素有贤德之名,重虽未亲见,却仰慕已久,先生乃是通判之兄,足可推出品性,为了区区几头生猪,却愿屈尊寒舍,足见诚意,先生待重以桃,重自然当报先生以李。”

    盛维此时已然换成一脸正色,震撼过后,对王重愈发重视,作为商人,盛维深知白糖的价值,现如今市面上流通的,多为糖浆,虽也有糖霜,价格昂贵不,卖相也大大不如王重拿出的这些。

    似糖霜这等金贵之物,能享用的也只有那些世家大族,勋贵豪门了,越是这种人,便越是讲究,除了口感之外,卖相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不知此糖霜庄上还有多少?”盛维问道。

    王重道:“仅有十余罐,望江楼诸多菜肴烹饪之时,都需用上此物,以提升鲜味!”

    着便向旁边的老余头吩咐道:“老余头,你去寻嫂嫂,让嫂嫂开库房,搬两罐白糖出来,赠予先生!”

    “诺!”老余头躬身领命,忙又退了出去。

    “不可不可,此物如此贵重,怎能······”

    “哎!”盛维的话还没完,就被王重给打断了:“先生愿屈尊降贵来寒舍,重又岂能视之不见,这两罐糖霜,一罐赠与先生,另一罐,烦请先生代为赠予通判,若无通判拂照,我嫂嫂也没法将望江楼经营的如此红火。”

    盛维见王重态度坚决,便也不再推辞,“如此,盛某便候着脸皮收下了!”

    “这才对嘛!”王重哈哈笑道:“日后这糖霜的生意,还需先生多多照顾。”

    盛维也笑着道:“听闻郎君正值舞象之年?”

    王重道:“周岁十七,年初二月刚过的生辰。”

    “倒是与我家长松年龄相彷,若是郎君不弃,你我以叔侄相称如何?”盛维见王重诚意满满,尤其是王重年龄与自家儿子相当,心中好感自然越增越多。

    王重当即起身冲着盛维拱手见礼:“侄见过叔父!”

    “哈哈哈!贤侄免礼!”盛维笑着起身扶起王重,自腰间解下一枚玉佩,递给王重道:“我与贤侄甚是投缘,此物随我多年,今日便赠与贤侄,以慰你我叔侄之情。”

    “长者赐,不敢辞!既是叔父相赠,那侄便厚着脸皮收下了!”

    “正该如此!”

    “侄已命人备下薄酒,叔父且移步偏厅,边吃边聊如何?”

    “甚好!”

    “叔父!请!”

    “贤侄先请!”

    这峰回路转的让方才那个要替盛维品尝白糖的随从差点没看懂,幸好这随从跟在盛维身边多年,深知盛维性情,也颇为聪慧,倒是猜到了几分盛维的心思。

    老余头的婆娘将菜肴端上餐桌,余初二的媳妇端来一壶十年的花凋酒。

    王重拉着盛维推杯换盏,聊的也越来越多,从生意慢慢到了自家,不知不觉间,盛维已将盛家的情况,透露的差不多了。

    待到结束之时,盛维的身子已有些摇晃,王重本还想邀请盛维在庄中住,奈何盛维却,来了扬州,哪有不去堂弟家住的道理,况且堂弟家中,还有位对他恩重如山的长辈需要拜见。

    盛维话都道这份上了,王重自然不好挽留,亲自将盛维送上马车,还专程叫王二喜陪同护送,特意叮嘱,要将盛维送到地方才能回来。

    马车之上,盛维原本闭着的眼睛忽然睁开,正襟危坐,眼中哪儿还有半分醉意。

    “此子不俗啊!”盛维声感慨道,想起方才,不知不觉就被那子把话都套了去,盛维不禁摇了摇头,有些感慨,失笑道:“终日打雁,不想今日却被大雁啄了眼睛。”

    旁边的长随却笑着道:“王郎君年纪,接人待物便如此老练,堪称俊彦。”

    盛维眼睛却眯了起来,回想起今日种种,心中忽然下了个决定。

    盛维难得来一回扬州,盛紘自然要亲自接待,兄弟二人幼年时曾在一块儿读书,盛维因在读书上没有赋,难有所成,这才去经的商。

    这些年来,盛紘在官场上顺风顺水,除了靠着老爹留下的人脉还有王家的关系之外,和盛维提供的银钱上下打点也离不开关系。

    是夜,自寿安堂出来,盛紘便将盛维请到了前厅书房,喝着酒,叙起了旧。

    盛维常年在外奔波,家中又有老母妻儿,一大家子人,平日里来扬州的时间并不多,兄弟俩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回。

    聊着聊着,盛维便和盛紘聊起了王重,起了今日在竹庄的遭遇。

    盛紘听了,虽有些意外,但却表示理解:“此子能得大哥哥如此称赞,想来是有却有几分本事,大哥哥若是有暇,改日带他来府里,愚弟考校考校此子如何?”

    盛家是累世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其实不过是给自己长脸的法而已,盛家最早是经商的,直到盛紘的老爹这一代,才出了盛紘老爹这么一个探花郎,传至盛紘,也不过两代罢了,盛家能有今日,盛紘在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