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大千_第14章 朱由检的宿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朱由检的宿慧 (第1/2页)

    正在鹤轩沉吟思索,秋菊忽的踱至里间:

    “少爷,东宫派李太监来寻!”

    万历四十年,夏季,衡州府水灾一事,周知府、希百户领着金鳌士绅或为前途,或为理想,或为性命,全力以赴,cao办的极其漂亮。

    衡州府灾民仅有三千三百二十一人因为洪水失踪,余有200万灾民俱都存活,偶有流寇乱匪,吃那希百户强行击杀,倒也无事。

    嗣后一年,衡州府灾民被安抚,百万顷稻田丰收,衡州府基本安定。

    太子朱常洛挂名成功,威望大涨,东林清流一时雄起,看的浙党咬牙切齿,意欲上疏弹劾,偏偏楚党官员分润到功绩,方从哲不可自绝于朋党,只得暂时作罢。

    周、希两人、十位金鳌士绅亦被拉入东宫麾下。

    鹤轩遥忆叙功折子、圣旨,并无自己,不特不抱怨,反生庆幸,只因此举打了僭越职权的擦边球,隐患极大。

    若非月婵一言,他岂能想到此事关证道?

    自古以来,荫生福德非是佛家功德,那道家善功亦非福德,盖因仙佛出世,可以红尘福德为凭借,不可以之为根基。

    道家善功分指善行、福德两面。

    假如玄功圆满,善功积满三千,便为天仙,然而三千善功极其难积,倘若中途出错,以往所积全废,须得从头再来,故而少有能一以贯之者。

    极乐真人昔年只因劣徒赘累,善功中断,才得滞凡为仙。

    俟那衡州生民安抚,灾祸消弭,200万份福德自虚空生出,兀垂泥丸,又因月婵劝解,功莫大焉,由那鹤轩、月婵两人均分。

    如让旁门散仙瞧见,不免艳羡。

    行积一次道家善功,竟有100万福德,假如次次如此,俟那3千善功圆满,共积30亿福德,可增3千亩黄色福德庆云。

    如果玄功圆满,证得大罗真流,可称为福德真仙,能与云中子比肩,就算一千五百年的神仙杀劫也难侵染法体分毫。

    由此可见,公门之地好修行,只要调和阴阳,便可福德无量。

    上古炎汉,道家玄客多入公门修行,积修善行,获得雄厚气运后才会登山修仙,似那功行一至,或登地仙而游海外三山,或登五行仙而居天、地、人三官,或登神仙而飞灵空。

    “李太监?东宫……”

    他忖度良久,不知东宫来意,只得罢休。

    鹤轩转头对小菊、小柳说道:

    “夫人正值闭关时刻,极为重要,不可有外人打扰!”

    说罢骨碌起床,转照晶镜。

    秋菊忙着为他扶平后襟、衣领。

    会客厅,李太监居左首客席,品茗自乐。

    鹤轩见转至厅内,见他心情极好,不免调侃:

    “李公公,何事如此高兴?莫非今月又分润了一笔祥瑞税?”

    李太监满脸滚刀rou,一见鹤轩,起身相迎,展露笑颜:

    “哪里!哪里!大人说笑啦!想那祥瑞商会由大人一手促成,此举利国利民,不特为国库争取了税银,更为亿万黎民备上取暖之物,更为皇家挣了一笔银钱,我大明中兴在即!”

    鹤轩见他满口吉祥话,无可奈何:

    “那里!下官哪有什么本事,都是圣上功劳、殿下福德。”

    “大人与那牛气文官不同,您是个谦虚,尽给我等腌臜之身办好事,不图一点薄名,阖朝公公只因大人一句话,分得祥瑞税一成,每年名正言顺的拿上一百五十两银子,我等没暖卵子的人,那个不感谢大人恩?”

    鹤轩把脸一冷:

    “李公公言重了,江某不记得这事,李公公可莫要乱说!”

    李太监闻言先是一怔,忽的一笑:

    “大人放心,咱家一定守口如瓶。”

    头税银一事,纯系九州商会第一次对账促成,那日鹤轩作为仲裁者监账,清账之时,异人、明人分完利润后,内部各自分配祥瑞银。

    文官和太监为争国库、内库不免争吵,一执圣命,一执万民。

    鹤轩当时脑子一热,见不惯他等泼妇模样,嗤笑一句:

    “夏天冰敬,冬天碳敬,原本上不得台面,却有其实,无非度日!太监无儿无女,也该有孝敬,不若从那祥瑞利润中先砍出一成,作成养老银,均分天下公公?至于国库、内库分银乃明人家事,怎可在异人身畔论家事?”

    梁太监听话只觉面皮刺耳,忽的转念盘算,每年可分一百五十余两,50年至少7500两,知话外坏内好,不免意动,虽然身负皇命圣旨,面色不免缓和,缄口不语,似等文官态度。

    文官面色经历“冷、红、青、白、喜、皱”六变,算出太监每年会有百余两养老银,几与他等炭敬相当,暗道鹤轩表面斥阉,实则谄阉。

    忽想国库、内库祥瑞银分割一事,回忆太监那疯狂的模样,猜测太监携带万历使命。

    众官把眼再瞥,见太监偃旗息鼓,便知此话是计,认为鹤轩两头讨好,是位“老好人”,不免冷笑。

    缄口细思,良久之后,相顾对视,决定先用养老银贿赂太监,“拖”住暗地里私分税银的事实,俟那光明正大的廷议,用史书胁迫万历退步。

    “江佥事说的对,明人家事不可泄给外人。”

    “咱家觉得江佥事说的,咱们都是明人,不是异人!”

    “那就这样,家事回家说,异人那边的头息,我用刀去砍!”

    此后,明朝公公的养老银被确定为“头税银”。

    时至今日,鹤轩阅历日深,才知此举有“咎”。

    一念回转,鹤轩因问:

    “不知公公今日到此,所为何来?”

    李太监笑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家特来给江大人道喜的!”

    “哦?喜?”

    李太监作揖道:

    “殿下听闻大人这两日回来,想请大人做皇孙们的武学讲师?”

    “武学讲师?皇孙习武?”鹤轩纳罕。

    “皇长孙、皇三孙、皇五孙都想愿跟大人学武!”

    皇长孙朱由校,1605年出生,现在10岁,天启皇帝;皇三孙朱由楫,1609年出生,现年6岁,不日要魂归黄泉;皇五孙朱由检,1611年出生,现年4岁,崇祯皇帝。

    可教皇帝等习武,却不能教皇帝炼气,否则天罚加身,魂飞魄散。

    皇七女因他的干预,生龙活虎,同朱由检年龄无差。

    惦记异人降世,诸多历史改变,鹤轩亦不婆妈:

    “请李公公头前带路!”

    后巷马车驶出,一路急行,东华门下车,步行右转,连穿徽音、麒趾、慈庆三门,往慈庆宫行去。

    太子朱常洛上座,三位清秀白皙的小童各自列座一旁。

    君臣自有一番文章,轮至正题。

    朱常洛领着皇五孙,推道:

    “爱卿,老五说他想习武。”

    皇五孙朱由检眼睛一白,快速翻了一眼朱常洛,然后卖乖耍巧地道:“江老师,弟子想学武艺,虽不能上阵杀敌,却可强身健体,护卫己身,防止宵小!”

    鹤轩见他五岁,说话却有条理,惊骇萦心,打趣道:

    “皇宫内哪里来的宵小?禁宫有数万英勇将士保护,何有危险?倘若旨在强身健体,宫中自有秘法强身,何必习武?”

    皇五孙朱由检,看似小儿,实为重生者,而且是从吊死煤山那一刻重生,当然明白“江鹤轩”三个字的重要,更明白“镇世武力”的重要性。

    不甘心大明江山毁灭的他,瞧准隐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