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 赵王的郁闷,我不当人子?  (第1/2页)
    料理好了府中的‘花瓶’,朱高煦坐上府内的八抬大轿移驾至朝廷御书房,去监国。    “来人,将本王那本书卷一并带走。”    处理朝政,自然是少不得《大明·永乐年间百科大全》的了。    “诺,汉王先行移驾,切莫耽误了监国大事才是,奴婢这就命人赶往朝廷御书房。”    王针脸贴着地,捏着嗓子眼的说。    八抬大轿把朱高煦抬往了御书房。    看到御书房内成堆的奏折、国策、书卷,朱高煦面露愁容。    ‘这就是当皇帝的下场!’    ‘批阅不完的奏折……’    ‘理不清的头绪。’    ‘批阅好了还好说,大家夸你尧舜之相、大帝之资。’    ‘批阅不好了,下面的大臣直接来一句什么狗屁皇帝?’    ‘能骂你三辈祖宗。’    ‘更离谱的是,竟然还有人来争这个皇位!见鬼,真是闲的慌。’    御书房的宦官屁颠的跑来,“王爷,这是今天的奏折,还有大臣们的文书,请您过目……”    “嗯嗯,知道了,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朱高煦不耐烦的摆手。    “诺。”    宦官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在门口的金锣上连敲了三声,代表汉王爷正在执事。    不多时,王针抱着《大明·永乐年间百科大全》也来了。    看到自家王爷神色不佳,脸贴着地跑过去,“王爷,奴婢给王爷送书卷来了。”    “王爷可是有心事?!”    “嗯,乏了,帮本王沏茶,”朱高煦闷声接过百科大全目光浏览着书卷上的办法。    所幸这永乐年间的奏折在百科全书上还有注解,就是寻找起来略有麻烦,不过好在是省去自己去想了。    直到朱高煦看到了燕国等地多次被鞑靼、阿鲁台、瓦剌等草原各部的族群所侵扰,好多商贾都不敢出行了,生怕被劫掠。    更甚的是,某些百姓还被草原各部的人残害。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国家问题。    这时朱高煦突然是想到了一点。    ‘在永乐十八年间,草原各部更为嚣张……’    ‘文皇帝已经是多次讨伐了。’    ‘只是这群草原各部的人,记吃不记打,依旧我行我素。’    ‘毕竟,明军再厉害也绝对是无法对草原各部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的。’    ‘说到底,进了中原是自己地盘,出了中原可就是人家地盘了!如何能剿灭?!’    ‘而在这个时候,道衍和文皇帝就开始谈论这件事情,最后得出了一句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也是后来大明历史之中,属于大明最为璀璨的一句标注。’    ‘也是在永乐十九年间,大明的皇宫从南京城迁移到了北京城!’    ‘自此后,文皇帝便是镇守国门,草原各部的危患立刻停歇了下来。’    ‘而草原各部虽然是不侵扰大明了,但是文皇帝对草原各部的恨意不减,欲要灭了草原才罢休。’    ‘……’    朱高煦心念至此,便是提起狼毫蘸墨。    王针见朱高煦提笔蘸墨,大惊失色,“王爷,军事奏折不可自做决断的,此事还是交给陛下来看才妥善啊……王爷三思。”    言下之意,民事出了事,天下还不会翻了天,你汉王爷可以任意发挥。    军事出了事,汉王爷就提着脑袋去见陛下吧。    汉王爷遭殃了,他们还有好果子吃吗?    “狗一样的东西,滚,”朱高煦一脚踹开上来拦截自己的王针,提笔蘸墨的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写完后,朱高煦把军事奏折扔上了堆积如山的奏折上,情不愿的喊了声,“换一批。”    立刻,汉王府和御书房的宦官都纷纷搬着奏折来回的走动。    很快,朱高煦就又收到了一件离奇的奏折。    甚至,还是弹劾自己的奏折。    而且,这弹劾的话语还极为牵强。    “河南山东不下雨,都是因为汉王监国所致。”    朱高煦记得这件事情。    ‘历史上,永乐十七年,朱高煦监国时期河南山东不下雨。’    ‘文皇帝也和大臣们埋怨也是朱高煦的责任……’    ‘为此,文皇帝将朱高煦骂的狗血淋头。’    平心而论。    ‘朱高煦也是相信些鬼怪乱神的风水的。’    ‘更何况,这还没到建国后,魑魅魍魉、妖怪等等都可以成精。’    ‘只是河南山东不下雨这件事都能扯到朱高煦监国上……这就有点扯了。’    朱高煦狼毫蘸墨,想了想写了几个狗趴一样的字,‘人工降雨。’    朱高煦批阅奏折,起早贪黑,累的浑身松软,‘这事给他一天都不想干了。’    想着就藩,搂着‘花瓶’吃着山珍海味,逍遥快活不香吗?!    ‘哎!现在所作所为真是造孽啊……’    ‘白白虚度光阴。’    “来人,回府。”    朱高煦冗长的喊了一嗓子。    门外的宦官也是早就等的犯困了,听到是朱高煦传唤,立刻八抬大轿的跑了进来。    ……    此时此刻,赵王府。    墨色之下,朱高燧手里捧着一道奏折,这是文皇帝下的申饬,言辞犀利,用的还是白话文。    “什么意思?!本王怎么就不当人子了?莫名其妙……”    “不让本王和汉王走的太近!影响了汉王监国!?”    尤其是看到了这里,朱高燧目光纳闷了起来。    ‘什么叫自己影响了汉王?!’    ‘父皇真的搞清楚了吗?!明明是二哥挑唆自己造反啊……为何,二哥没事,他却被喷的狗血淋头?’    朱高燧感觉心里很憋屈,但却又不好说什么。    ‘二哥说了,做大事不可惜身,他要做一番大事,所以忍了。’    “老爷子下申饬又怎样?”    朱高燧也是怒气上头,‘都要造反了……认你你是老爷子,不认你,一罐药闷下去。’    ‘老爷子也是卸磨杀驴。’    ‘为了大明的江山的他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