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0 我家二弟高煦,有监国之资,汉王被迫巡视百官!  (第1/2页)
    而还未待到王妃狐疑,汉王府便是迎来了来客云云,武将居多,甚至,在首的还有太子爷和汉王爷。    率先是太子爷深入汉王府,和煦的笑道:“老二,还是你有办法,为兄看错你了,为兄还以为你尸位素餐。    没想到,这监国果然是你来更为合适。    是为兄疏忽了,也是为兄浅薄了,以为老二你出征在外,只会带兵打仗,谁承想,相较于大哥,老二你的机遇并不少呐……”    朱高煦在这里听着,脑袋嗡嗡响。    眼下,朱高炽祝贺的话语更是令朱高煦恍惚。    相较于先前,朱高炽还以为汉王就要去边疆了,眼下,不仅转危为安,更是深谙文皇帝信服。    当然,最主要的是,朱高炽无需那般劳累了。    朱高燧凑近,定睛一看朱高煦仿佛不认识了似的,惊叹,“二哥,你竟然还有这手?我险些以为你就要去镇守边疆了……    二哥你是不知道,近几日,三弟哭的稀里哗啦,就怕你在边疆受冻,受欺负,二哥,这下好了,你留下我们还能孝顺父皇。”    见朱高燧兴高采烈,朱高煦暗道,“还真就不如去真守边疆来的痛快了。”    如今,文皇帝曲解错了自己的意思,导致节外生枝,这让朱高煦很是郁闷。    甚至,明日还要说什么巡视百官?!    没等到朱高煦反驳,门外武将已经一片喧哗。    “汉王勇武。”    “天怒人怨都可平息,汉王真乃真武转世。”    “王爷,武将陈楚生求见王爷,为王爷献策,只为伴王爷左右。”    “文臣特来效忠,工部林郎,为汉王爷鞠躬尽瘁。”    “……”    闻言,朱高煦只感觉一个头两个大,文臣?武将?想做什么?    让文皇帝见到了,以为他朱高煦真想取而代之。    “二弟,见你眉头紧锁,为何无故叹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说来给大哥,大哥替你排忧解难啊。”    朱高炽察言观色,见朱高煦神色不善,眉宇间隐藏郁气,不问可知是朱高煦心有不满。    只是,朱高煦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此刻,监国是朱高煦的,还要巡视百官,甚至,父皇相信朱高煦,把换城防的事情也交托给了汉王,如今,汉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就连朱高炽自己也不明白,汉王到底在思忖什么。    朱高煦揶揄了下,才道:“大哥,不如这监国还是你来吧,我就藩,边疆也行……”    朱高煦只想离这个地方远点,让一切都归于自己的脉络。    在史书上,汉王朱高煦每每被文皇帝和朱高炽建议就藩,而朱高煦本身则是赖着不走。    这么大的概率可以就藩,朱高煦却屡屡未能成功,谁的问题?他的问题吗?    还是说,这件事情荒诞到产生了某些历史的蝴蝶效应?    眼下,听到朱高煦由衷的肺腑之言,朱高炽潸然泪下,“二弟,有情有义,你我兄弟一场,大哥无怨无悔了,只是大哥身体不好。    前些日子还在喝药,眼下又是瘸腿,二弟不嫌弃已经是难得,现在,竟然还照顾到为兄。    放心二弟,你只管监国,只要天下百姓好,大哥绝对不和你争,只是二弟,兄弟之间无需多言,不用如此拘谨才是……”    朱高炽岂能不知?    眼下,朱高煦站在更有利的地点,自然是要比自己有优势的了。    至于那个位子自己坐不坐有什么区别呢?!    只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就可以了吗?虽然汉王看上去大大咧咧,也是有些有勇无谋的意思,只是最近汉王却是有了不同的改变。    所以说,既然朱高煦是认可他这个大哥的,甚至还在这种情况之下照顾他这个大哥的情绪。    那么,朱高炽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兄弟。    手心手背都是rou。    别看平日里朱高煦多凶猛,到了关键时刻这个二弟还是靠得住的。    就这样的汉王爷,哪怕是他们全家去就藩了,相信汉王也不会对自己家人一鸡一犬做什么手脚的。    所以,太子朱高煦很是放心,就看汉王爷是如何治理朝政了。    朱高煦无言以对。    见到朱高炽不争不抢了,最高兴的莫过于朱高燧,眼前都亮了起来,没想到二哥还有这一手。    以进为退!    欲擒故纵啊。    高明,朱高燧只能是暗地里惊叹朱高煦的高明,可见,二哥的手段比自己强上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也就是说,二哥不费一兵一卒就先是从朝廷那边把监国身份给做实了。    先前的事情,朱高燧也是听过的。    据说是,因为自己的二哥监国,所以诸位大臣们全都寻找到太子或者是父皇那边批阅奏折了,从而隔过了汉王。    对此,朱高燧也是义愤填膺。    眼下,由陛下颁发的诏令,文武百官还会有什么怨言呢?!巡视百官,自然是由汉王继续来执行。    朱高燧有些热血沸腾,二哥会以什么手段来上位?!    不用朱高燧来说,朱高煦已经是在此想到了自己这个反骨弟弟的心思了,此时此刻,他却是没了脾气。    谁说他汉王就一定想掌权?!    尤其是大明年代的皇帝。    不,准确的来说,各朝代皇帝下场都不怎么样,当然,如果朱高煦可以改变大明的面貌,那么自然是可以更改历史的车轮。    只是,身为皇帝多累!?    纵然成为藩王也有大小事务来料理,可,那时候藩王也有自己的账簿,也有自己的官员,完全可以做个甩手掌柜。    而身为皇帝呢?!    批阅天下奏折,掌管天下事务,有此可见繁琐。    莫说是监国批阅一天,就是一分钟他朱高煦都不想待了。    “罢了。”    “散了,散了。”    朱高煦xiele气一样直接摆手,让武将和文臣们尽数散了,只是,诸位大臣却迟疑着不走,令人困惑。    眼下,王妃面露疑惑,“王爷,这些都是有用之人,在朝之中更是位极人臣,怎可遣散?”    王妃以为,汉王不是为了称帝吗?!多少也是了解汉王野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