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凉崛起_第九十六章 司马懿投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司马懿投效 (第2/2页)

队伍。至于车骑将军送过来的五十万百姓,则分配到武都郡、陇西郡、金城郡、安定郡和北地郡的南部,每郡以十万汉人为限,多出来的人口就留在汉阳郡,也能使汉阳郡的人口扩充到六十万左右,保持州治的繁荣。”法正认真地说道,说罢还向司马懿坐着的方向看了一眼。

    李式点了点,随既便陷入了沉思,显然是对法正的计策很感兴趣。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才缓缓地抬起头,郑重地说道:“孝直之策可行,那就在年内迁移百姓,明年初再重新划分一万户。每户出两人从军,一人作为战兵,跟随万户长庞令明征战;一人留守庄园,负责戍卫汉阳郡,并及时补充战兵的损伤。孝直,你就在大帐里给张既回信,由他兼任汉阳郡太守,全权负责迁移百姓的事宜,汉阳郡的所有官吏皆听从他的调遣。”

    法正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就坐在一旁的案几前开始给张既写回信,大帐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坐在下首的司马懿却无论如何都平静不下来,虽然他没有看到张既的信简,但也能大致猜出从关东迁来的五十万百姓来自何处,无非就是河内郡、河南尹,荆州、豫州的北部和兖州的东部。以李式对他们父子的态度,河内司马氏必定在迁移之列,年内就会到达冀县,正式跟李式捆绑在一起。

    司马懿不愿意在这个乱世之始出仕,在局势明朗之前,他不愿意投靠任何人。虽然他目前在李式的麾下任职,但这其中少不了胁迫的成分,毕竟一家老小都被软禁在冀县,只有他和兄长司马朗在外任职,不效命于李式就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司马懿对李式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方绝对不像外界传言那样简单,心性、能力、城府和魄力都是上上之选,甚至在他看来,雍州牧李式比掌控朝廷的李傕更加恐怖。只要能趁着关东大乱之际占领益州,凉州就是李式的囊中之物,凭借着益州的富庶、雍凉两州的悍勇之师以及雍州和益州天然的地理优势,李式就会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地位,将先天立于不败之地。而关东群雄显然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关注点都放在长安的李傕身上,相当于给李式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条件,只要个人不出意外,割据之势必成。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司马懿终于下定了决心,反正躲不过去,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为李式效力,而且他也有信心凭借才华能力在李式的阵营里站稳脚跟。

    司马懿猛地起身走到大帐中央,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朗声说道:“河内司马懿愿诚心归入镇西将军麾下,请求将军收留。”

    李式被司马懿的举动给惊呆了,虽然他很想将对方收入麾下,但更多的则是防备之意,毕竟司马懿父子可是赫赫有名的反骨仔,多留点心眼也不为过。可现如今司马懿正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请求收留,他的目的达到了,可怎么安置此人却又成了一个大难题,既不能安排要职,却又不能轻慢了对方。

    就在李式为难之时,司马懿再次开口说道:“父亲曾举荐镇西将军为孝廉,而将军亦没有忘却当日的情分,将他带到冀县任职,并委以重任,实乃重情重义之人,令我敬佩不已!况且司马氏即将全族迁入汉阳郡,自此之后大汉只有汉阳司马氏,再无河内司马氏,我虽资质平庸,但也想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为家族的延续贡献一份力量,求镇西将军成全!”

    李式笑着站起身来,走到了司马懿的身边将其扶起,似笑非笑地说道:“仲达不愧为名门之后,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就能将你我两家的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心甚慰。不如先由仲达担任州牧府从事一职,在我身边参赞军事和政务如何?”

    “多谢主公信任!日后定会竭尽全力为主公效劳。”司马懿再次躬身施礼道。

    “哈哈!能得仲达这样的智谋之士相助亦是吾之幸事!”李式朗声笑道。他看了看司马懿,又看向坐着的法正,微微地点了点。

    法正会意,连忙起身扶起司马懿,一脸严肃地说道:“仲达,你既已成为主公之臣,就当恪守为臣之道,切记!”

    “多谢南中郎将教诲,司马懿受教了。”司马懿一惊,赶忙抱拳回答道。说罢,他又恭恭敬敬地给李式行了一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