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闻香教 (第2/2页)
“何以见得?” “这几年你连年征伐,就是为了面子,为了你的丰功伟绩。” “笑话,难道朕不征伐,鞑子就不扣边了吗?”万历皇帝说:“朕为大明的皇帝,保护大明的子民,这是天经地义,难道你们看不到朕爬冰卧雪吗?” “朕这几年蠲免赋税,赈济百姓,惩治贪官,出兵平定北边鞑靼,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们有何不满?” 王好贤大笑一声:“这只是你的手段,你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为了继续统治大明,为了继续奴役百姓!!” “我们要除掉你这个暴君!!” “哈哈哈哈!!”万历皇帝狂笑:“要是没我万历皇帝,百姓又该如何?” “要是没有朕平定北部鞑靼,又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要是没有朕惩治贪官,又会有多少百姓被欺压,要是没有朕蠲免全天下赋税,又会有多少百姓背负重担。” “你口口声声称百姓,可是你心中有百姓吗?你不过是为了你的霸业!!”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万历皇帝大笑。 “不论闻香教也好,白莲教也罢,你们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朕的心里有百姓,你们心里没有。” “今天朕不杀你们。” “来人!” “给他们马匹!” “让他们走!” “陛下,这等弑君的逆贼,不能放他们走。”张佳胤说。 “哈哈……!!”万历皇帝大笑:“让他们最痛苦的不是杀他们,而是让他们看到大明的繁荣。” “正所谓: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你们走吧,天涯海角也好,隐姓埋名也好,朕放你们走,就不会派人追杀你们。” 王好贤、徐鸿儒他们三个走了,李胡七最后的白莲教,彻底消失。 收买人心也好,作秀也罢。 万历皇帝在宣府、山西的仁德广为人知,特别是这些护卫皇帝的百姓,都获得丰厚的奖励。 万历皇帝亲手御笔:德化之地。 后世根据万历皇帝的御笔,改名宣化区。 …… 万历皇帝,三月十六返京。 结束他第二次西巡。 “四叔,我就是替陛下管几天的事,这奏疏怎么就这么多?看都看不完。” “别,你现在是监囯,我和郑王都听你的,现在要紧的是,把云南的奏疏呈递给陛下。”潞王笑着说。 朱常溱笑着说:“四叔也是监囯,郑王爷由是宗人府宗正令,管着宗室,咱们都是给陛下办差。” “奏疏就送过去吧,咱们就是过过手,大事还要陛下做主。” 宗室就这样,特别是万历皇帝指派的监囯,不管事不行,事管的多还不行,要是和朝中重臣亲近不行,如果和朝中官员有矛盾更不行。 潞王早就受够气,这监囯就不是人干的。 “郑王爷您看呢?” “云南要打仗,安南都统使司可以借上力,主要还是钱粮,这筹措钱粮还要看蜀王还有靖江王,可以让他们先筹措着。” “万一陛下要打,也能从容应对。” 郑王知道万历皇帝的脾气,不惹他还要打,要是有人惹他就更要打,如果不是土默特部要用兵,现在早集结大军打过去。 他们正在聊天打屁,代王进来说:“妈的!这可不好了,宣府有不长眼的人,刺杀陛下。” 潞王心花怒饭,心想皇帝哥哥死了,他可以继位了。 “怎么回事?” “几个毛贼,陛下的毛他们都没摸到,死了十几个,剩下三个人,被陛下放了。” 潞王心里叹口气,这几个窝囊废。 郑王问:“陛下怎么说的?” “陛下已经返京了,过几天就到京,咱们要准备接驾了。” “唉…!陛下没事就好,只要有陛下,咱们就能过太平日子。”朱常溱笑着说:“这帮官员要举经筵日讲,让我这个监囯去听。” “烦都烦死。” 几个人闲聊,官员们也在聊万历皇帝遇到刺客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