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川蜀之行 (第2/3页)
下官这就去安排。”郑德有看了下张鸿志答道,说罢便躬身退出堂内。 张鸿志对这位无官无爵的贵家公子一时摸不透,只得顺着他的话给他介绍各处景致。 夜里,郑德有在张鸿志书房来回踱步,张鸿志闭着眼捏着眉心道“别走了郑县令,走的我头都疼。” “这两个公子,一个是世袭的侯爷,一个是郡王爱子,那都是什么地位的人,千里迢迢赶来,就为了游山玩水?你信呀?”郑县令忍不住问。 “不信又怎么样,他们确实只关心吃喝玩乐,我们呢,连个厨子都找不到。我这眼皮子一直跳,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张鸿志依旧闭着眼眉头紧锁。 “厨子我倒是找到了,味香居的伙计,会做汴京口味,我已着人安排妥当。”郑县令答。 “可查仔细了?这时候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张鸿志有些担心。 “我尝了口味,没问题。挺好吃的。”郑县令答。 “谁说口味,我说人!人!人!人别有什么问题!”张鸿志气的用手拍桌子。 “啊!人也没问题,虽不是本地人,但是来咱们这儿也有几个月了,没问题没问题。”郑县令赶忙解释。 张鸿志叹口气,复又闭上眼道“黄琛呢?告诉他最近别来了,随便去哪儿躲躲,这两位贵人来者不善。” “放心,已经告诉他了。近来绝不会出现”郑德有自信地说。 此后一连十数日,赵宗萑一行人都只是游山玩水,评诗论画,鲜有问及政务要事。张鸿志和郑德有,只得一直陪同,县衙之事均交给范敏之处理。 这日三更,驿馆外,一个修长的黑影一跃而进赵宗萑的卧房,赵宗萑轻扯嘴角道“你终于来了。” 次日,一行人行至陋巷,见孩童啼哭,赵宗燚上前询问,孩童说家里唯一的羊丢了,怕母亲责罚不敢回家,赵宗萑玩味地看着郑县令说“反正闲来无事,不妨帮孩子找找羊吧。” 郑县令“啊?”了一声,咽了下口水,虽不情愿但还是组织衙役分成两组,一组就近搜索,一组挨家挨户询问。赵宗萑和赵宗燚也溜溜达达的跟着询问的那组衙役挨家挨户的找羊。行至一户破落人家,敲了许久门才有人来开,开门的是个十岁模样的男孩,一头黄发,衣着破烂,眼神惊恐又有些怨怼,衙役问他今日可有见到一只小羊羔,孩子说“没有,见到就好了。不用饿肚子了。” 赵宗萑蹲下身问孩子“你多久没吃饭了?家里可还有其他人?” 孩子见他衣着华丽,想来非富即贵,爱答不理地欲关上门。赵宗燚一把按住门,力度大但声音温和“你且回答我们,我们定会帮你。你家里可有大人在?” 孩子不理,转身就走“我母亲在家。但没钱给你们。” 赵宗萑和赵宗燚相互看了一眼,起身跟了上去。见屋内恶臭迎面,桌上地上土厚的可以作画,梁上蛛网密结,床边架子上零星有几本书,屋内一妇人,躺在床上,气息微弱,孩子坐在床前,握着妇人的手,拇指在妇人手上摩挲,眼神空洞,不发一言。 赵宗萑命人速去请郎中,带着救命的药来,速来。孩子听见,抬了下眼,身子一动不动,很快又垂下眼,也不说话,只看着妇人。 赵宗燚问“你读过书?” 孩子没理他。 “这本《论语》可都读过了?” 孩子依旧没有理他。 “要读书,要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才能保护想要保护的人。郑县令,你们县有几个学堂,是否私自收学子钱财致使孩童们无书可读?”赵宗燚这次没有看他,低头吹了吹书上的土,随手翻了翻,书是抄本,字迹工整,不像是孩子所书,可能是他父亲手誊下来准备教孩子的吧。赵宗燚继续问郑县令: “这么大的孩子这条巷子里有多少?为何家里都是孩子和妇孺?他们平时如何生计?我们甫一进来,为什么这孩子说没钱可给我们?平时可有人来收他们的钱?” 郑县令一时答不上来,一边擦汗一边看向张知州,知州此时哪敢帮腔,头低的快要埋进胸口了,一时无语。就这样一直到郎中来诊脉,屋子里都安安静静的,只有翻书的沙沙声。 “大人,这……”郎中看完病,吞吞吐吐地申请,赵宗萑心知恐不是好的结果,起身说“出去抓药吧,不拘价格,只要能救命。” 郎中很有眼色地应声出去,赵宗萑跟赵宗燚交换了下眼神,赵宗燚放下书跟着出去了。 “说吧。”赵宗燚开门见山地问。 “按方子吃药配参片补气,一个月若能好转,此后慢慢调理可痊愈,若是一个月未能好转……恐怕药石难救。”郎中答。 “去开药吧,只要能续命,多贵都行。至于……药钱,去县衙找郑县令。”赵宗燚毫不客气地看了眼郑县令说。 郑县令一脸委屈,也只是吭哧了几声不敢反驳。 待衙役抓完药回来,赵宗萑从屋内出来嘱咐官吏每日来为这母子送饭送汤药,如若发现不尽心,他必严惩,说罢便离开了。 回到驿馆,修文不知何时已在正厅候着了,驿馆里外都是禁军模样的官兵。赵宗萑坐到厅上,丝毫不惊讶,张知州和郑县令则一头雾水刚要在旁坐下,赵宗萑突然开口“你们可知罪?” 吓得两位大人从胡椅上滑了下来,直接跪下,大喊冤枉。 赵宗萑冷着脸说“你们身为地方父母官,不了解治辖百姓现状,不知也不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