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好久不见 (第1/2页)
翼县是漠北的边陲小镇,风沙迷眼,镇上往来胡商络绎不绝。居民服饰与江宁和汴梁都不同,结合了契丹人的穿衣风格,多披皮毛,甚至有穿契丹盘裹的。赵宗萑幼时跟郡王在翼县住过一阵子,但因为赵宗实要开蒙读书,就搬至江宁了。当时置办的宅院现下还有人在打理,只是赵宗萑对这里已无印象了。兄弟俩赶了两天一夜的路,此时蓬头垢面,饥渴交加,赵宗实带着弟弟,直奔宅院。 宅子很小,大概普通县衙的都要比这里大上许多,进门就是正厅,两侧和后院房间不多,翼县缺水,气候也不好,宅院里没有很多绿植,但是下人们打扫的很干净。见他们进来,一位七十有余的老者走上前,问“你们……找何人?” 赵宗实上次同修文来,没有回宅子,直接去找了那个人,这宅子也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回,看到这老者不觉憨笑“李伯,是我,小十三。哦,这是十四。”说着还把随身的玉佩递给他看。 “公子们来了!这我让花婶买菜去,快来快来,公子们的房间我们每日打扫,都干净都干净。”李伯其实也看不太清人了,但那个玉珏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本是一块难得的和田玉,郡王做了两块玉珏,一块给了十三公子,一块给了从京里带回来的孩子,叫修文。那玉通体雪白,本无瑕疵,但赵宗实幼时戴着爬树,磕了个裂纹,被郡王打了十个手板呢。 李伯热情地招呼着他们,下人们见到有人来,也纷纷上前来行礼,虽主上不在,但下人们分内的工作绝不马虎,赵宗萑环顾了四周,也打量了下府里的人,说“府上只有李伯一个管家吗?” “我年岁大了,眼睛不行,反应也不如从前了,我儿子还堪用,家里他在管着,白日里太平,我就看看门,下人们,夜里比白日多。”李伯说着推开一扇房门“十三郎,这是你的房间,可还记得?你小时候的东西呀,都在。” 赵宗实笑着点头,打开衣柜,取出个方盒,盒子里有一个弹弓,还有个木鹰,递给赵宗萑说“这是我给你雕的,你那会儿就这么大,我跟父亲说,我一定好好学射箭,以后把我会的都教给你。我的弟弟会像雄鹰一样勇猛。” 赵宗萑接过木鹰,在空中摆来摆去,说“你确实做到了。你弟弟像雄鹰一样自由。” “十四郎便住隔壁吧。”李伯见他们说话,有眼力见儿的想着不打扰,自己去旁边房间开门,走到门口被赵宗萑叫住“李伯,为什么说夜里下人反而更多?翼县有贼?” “要是贼还好些,是两拨山匪,我们这儿偏僻,男人少,驻军也不在,徐县丞起先带着大家反击,但实力悬殊,成功的次数不多,后来其中一波山匪把县丞家一双儿女都掳走了,县丞不敢妄动,我们也理解,白日里他们很少来,如果来了,守城的将士会放一支烟弹示警,大家就躲起来,摊子铺子的东西都放着,他们想拿什么拿什么。另一拨山匪,专晚上来,白日来的从来不害人性命,但晚上来那拨,看见人就砍,看见好看的姑娘甚至当街就掳走了……烧杀掠夺件件坏事都做绝了,我们哪里斗得过,家家都害怕,以前守城的将士也反抗,但将士们也是爹娘的孩子呀,我们也不舍得牺牲他们,那匪徒,连尸体都会拖走,去山上喂豺狼。惹不起就躲着,我们就干脆夜里闭户不出,放些粮食吃食,衣服布匹在城门附近,不招惹他们。哦对了,你们换身衣服,这京里的衣服在我们这儿太冷了,也太扎眼,翼县,外人很少。” “外人很少?我看胡商很多呀。”赵宗萑不解。 “他们来拿牛羊换粮食、盐巴和一些生活用品,常往来,都认识了,也不算外人。” “镇上的人需要他们的牛羊?为何不自己养?” “牛羊都孝敬山匪了,家家户户都不舍得吃。但是如果总给山匪粮食,他们嫌不好,会到家里抢的。所以也会换一些。” “那那些胡商遇到山匪得去哪儿躲?” “他们来的时间很固定,山匪也怕麻烦,不愿惹外邦人,一般都会避开他们来的时日。” “山匪来的日子固定嘛?” “相对固定,一般每十日来一次。” “那你预计,下次来还有几日?” “明日就能来吧。”李伯算算说。 赵宗萑和赵宗实互相看一眼,这一趟,没白来。 此时门口一阵sao动,三人一起去大门口看去,见几个壮汉抬着米面菜筐和猪rou正在门口跟花婶儿结账。赵宗萑走上前问“花婶儿这是过年呀。” “我们镇子小,谁家有什么都知道,我想着小主人们难得来,准备晚上给你们露一手,让你们常常花婶儿的手艺,这不就多买了些吃食。”花婶儿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