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澶  (第2/2页)
,还不赶快上前参拜郭将军!”    赵匡胤立即上前施礼,“拜见郭将军,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赐教。”    “我没什么赐教,刚才看到你很勇猛,指挥有方,百夫长委屈你啦,可以升都统了。你愿意跟着我吗?”    赵匡胤一听,这是个好机会,再次拱手施礼,大声说:“多谢将军的提携,末将愿意跟着将军肝脑涂地。”    “那好吧,我会找父帅把你要过来的,你只管在前线杀敌立功就是了。”郭荣说。    ……    贵人出现了,赵匡胤很快被调拨到郭荣的麾下,二人相差7岁,郭荣为大。    赵匡胤不仅打仗猛,还有文韬,也知道不少谈古论今的事,他们在一起后没多久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就是缘分。    郭荣说:“我父亲有志向,希望能做对国家有益的事,当今正处在战乱之时,国家遭受灾难。如果能有更多的像你这样的人帮助我们,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巅峰。”    “将军,我如果能有机会帮忙的话,一定很乐意做。我有两个朋友很有武功,都从军去了,听说在关西一带,具体在哪我也不知道,我可以去寻找他们前来。”    “这倒是不错的想法,你可以去寻找朋友到我们这里效力。现在正在平叛时刻,军中需要得力的人,你要快去快回,不要耽搁太多时间。如果实在找不到也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关键是你要尽快回来。”    赵匡胤得令后,第二天就骑马上路,带上干粮和路费,拿上自己的熟铜棍,一份人一路向陕西地界而去。    实际上,赵匡胤并不清楚自己的朋友在哪里,依稀听说是在关西。他要找的朋友就是韩令坤、慕容延钊。    ……    一路西行,赵匡胤感到满目凄凉,他知道这是连年战争带来的恶果。自唐朝末年以来,唐王朝彻底失去对各地军阀的控制,导致各地军阀混战,李茂贞、朱温、李存勖等军阀为了抢地盘,你来我往不停的拉锯战,几十年的混战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现在,凤翔、长安、河中三地又风云再起,朝廷大军的征讨必将又一次带来双方的厮杀。而黎民百姓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想到这,赵匡胤的心情又沉重了,他的父亲也在凤翔一带作战,也好多年没见到父亲了,还挺想念的。    一路上,赵匡胤一边打听当地军队的动向,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朋友,一边寻访结交当地的英雄豪杰,这一次不像此前毫无目的闯荡。    ……    一天,赵匡胤来到渭水河边,这里倒是良田沃野,一派生机。他走着走着感到口渴难耐,就四下寻找水质干净的地方,突然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西瓜棚。    赵匡胤立马来了精神,吃西瓜肯定解渴,催马往前来到瓜地。但瓜棚里没人,四下里也没看见人,赵匡胤这有银子也花不出去啊。    远处有一个村庄吹烟袅袅,但等不及了,赵匡胤心想我大不了吃完再付银子,于是就下马到地里摘了一个大西瓜。    他一拳砸开西瓜,正津津有味的吃着,远处突然传来呐喊声:“有偷西瓜的,公子快来捉贼啊!”    赵匡胤站起身没有逃走,我光明正大吃西瓜是要付银子的,怕什么呢?    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来的竟然有几个女的,是4个丫环陪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年轻女子,旁边还跟着几个男庄丁,她们每人手里都拿着武器。    还没等赵匡胤解释清楚呢,那伙人就围上来了:“看你像个正人君子,竟然偷农家的西瓜,今天要教训教训你。”    “我要付银子的,是口渴了,来不及了。”    “你当然是口渴了,如果我们不来,你就跑了,还付什么银子啊?你说的倒是很好听。”这伙人边说边打。    赵匡胤一生气,拿起棍子就拨打这些人的武器,几个回合下来,这几个人就退下去了。    后面那个“公子”模样的人说:“你们都下去,让我来。”赵匡胤一听,这是女的声音啊,马上说:“妹子,你误会了。”    “我误会什么啊,你看刀吧。”话刚说完,“公子”就来到身前,刀也到了。赵匡胤用棍轻轻往外一档,自己竟然打了个趔趄。    没想到,这个“公子”有点力气啊,怪不得说话这么横呢。想到这,赵匡胤不敢大意了,认真使出了招数,什么力劈华山、神龙摆尾、直捣龙潭,都用上了。    两人打斗了十几个会合,“公子”虽然没取胜,但也没落下风,她呼啦一下跳出圈外,大声说道:“好女不跟男斗,我让我家老黑与你打,你等着。”    旁边的人赶紧往回跑,赵匡胤心想我今天就看看究竟会如何。    过了一会,远远来了一个黑大汉,手拿一把大刀,后面跟着几个庄丁,远远叫着捉贼。    赵匡胤不敢大意,摆开架式准备迎战。等到走近了,赵匡胤怎么觉得这个人眼熟啊,再仔细一看,他乐了。“这不是郑恩兄弟吗,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哎呀,原来是大哥啊,怪不得这么好的身手!你怎么会来这小农庄啊。”    兄弟二人相见,分外高兴,郑恩竟然忘记了介绍情况,经赵匡胤一提醒,郑恩说道:“上次与大哥分别后,我日夜思念,有一次贩卖油走到这渭河边,也是口渴要吃西瓜,也是在这被她们群殴啊,后来老庄主出来了,见我为人憨厚老实,就把我招成上门女婿,我孤苦一人也就在这陶家庄安家了。”    “刚才那女公子就是你的内人?”    “是的,她叫陶三春,以后就是你的弟妹了,我们先回去,让她给你陪不是。”    众人说着笑着来到了庄上,老庄主摆设酒席为赵匡胤接风,陶三春也很不情愿的赔不是。    ……    在陶家庄住了几天,赵匡胤要赶紧上路了,郑恩与岳父大人和陶三春商量,也随赵匡胤一起上路。老庄主虽然不舍得,但也希望郑恩跟着赵匡胤将来能有个出息。    郑恩说:“父亲,你不要担心,等我有了出息,我就来迎接三春。”    一家人洒泪分别,赵匡胤又多了一个伴,一路上的心情好了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