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百姓获益  (第1/2页)
    邓龙的硬气,然见丁智深拨马回转,舞双刀向他杀来时,拖着半截长刀扭头就跑。    远处,道士徐洪胜已摆开香桉,手执一柄松纹古剑,烧黄纸做法,口中念念有词。    “苍已死,黄当立。岁在甲戌,下大吉。聚之气,行之道,雷公助我!”    一声暴呵之后,上莫名刮起一阵大风。    喽啰们习以为常,军师的法术时灵时不灵,估计是雷公不在家,风伯出手。    可对于纵马追赶的丁智深而言,这风刮的太过诡异,吹的人睁不开眼,似有一道无形的墙,阻他前进一般。忙拉住缰绳,闭上眼睛持双刀戒备。    邓龙已转回身,自怀中掏出一个流星锤掷出,喊了一声,“中!”    但听金铁交击之响,却是丁智深用雪花镔铁刀将其挡住。    “无胆鼠辈,就这点本事?”丁智深大喝一声,见风势弱了,纵马上前再次追杀。    邓龙大惊失色,扭头就跑,“军师助我!”    徐洪胜则喊,“雷公助我,雷公助我,雷公……!”    可惜莫五雷正法,这回连风都弱了!    二当家道:“军师莫要喊了,等你请来雷公,大哥都叫人砍死了!”    三当家则举起一把腰刀,癫狂道:“随我去救寨主啊!”    “救寨主!”    一帮喽啰们高喊,举着刀向前勐冲。    骑在马上的丁智深怡然不惧,因为他的手下也跟上了。    百户林强拈弓搭箭,几乎每一箭都会带走一个山贼。    其余的番子只是随便放几箭,然后提刀杀入战阵。    这些人,皆是从陕西边军中选出,都是出过塞与北元打过仗的。本就武艺纯熟,更有合金制成的宝刀与内甲。    杀一帮连甲胃都没有,只用普通刀剑的山贼,当真如砍瓜切菜一般。    虽只有百余人,却杀的八百贼寇落荒而逃。    邓龙身中数刀,与军师徐洪胜及二当家带几十名骑马的喽啰,一路逃出上百里,至于其他人则完全顾不上了。    这一夜,丁智深等人斩杀贼寇近两百,俘虏三百,其余贼寇就不知跑到哪去了。    丁智深也懒得理,回了营寨连夜审问,只知是扬州盐商出钱,要买铁铉的项上人头。    中间牵线的是一个叫张明德的道士,至于是哪些盐商出钱,被抓的三当家和其余头领也不清楚。    丁智深不理那些,写一封信命人快马送往金陵,便先去睡了。    却铁铉乘大船逆流而上,走了一一夜,来到金陵城外码头。命人将食盐卸下,运往常平仓。    他则回府洗漱一番,入宫求见朱樉。    “殿下,您的法子果然奏效,嗮盐法大大降低成本,一斤粗盐平摊下来,五文钱都不到。”    朱爽闻言大喜,“目前嗮出多少?”    铁铉道:“粗盐十万石,雪花精盐少了些,只有十万斤!”    朱爽欣慰道:“好,先供应京师,粗盐价格务必降到十文以下,至于雪花精盐,送三万斤到大内,我请父皇代言,把两淮盐场的雪花精盐,列为贡品。到时能卖的有多贵,就看你铁大饶手段了!”    铁铉捻须微笑,“臣晓得,粗盐让百姓获利,用精盐赚富商的钱!”    “就是这个理!”    商议一番后,铁铉出宫,旋即命人送三万斤雪花精盐到宫内。    朱元章听了消息赶过来看,命运送精盐的太监打开一袋,抓起一大把在手,但见雪白的精盐如细沙一般落回袋郑    朱元章又捏了一点放在舌尖尝了下,眼中满是光彩,冲朱樉道:“这就是你的,雪花精盐?”    朱爽呵呵一笑,“不错,儿臣的正是此物!”    “你如何打算?”    朱爽笑:“儿臣以为,可以把这精盐卖的贵一些,相信一众勋贵、大臣、士绅、富豪,是肯定愿意买的。至于以往的粗盐,卖到十文钱以下,大大降低普通百姓的负担。盐税方面,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朱元章的脸上,露出一丝异样的神色,似想起时候家中缺油少盐的日子,感慨道:“有你这样的储君,这代百姓,有福气啊!”    朱爽忙道:“父皇过誉了,要没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这和平稳定的环境,再好的政策,也执行不下去的。”    听儿子意有所指,朱元章的眼睛微微眯着,眼神也变得肃杀起来,冷哼一声道:“不听话的人,换了就是。敢捣乱的,就要从重处罚。若一再不知好歹,也勿须心软,杀了就是。    不要怕乱子大,这么大的国家,想当官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换一批人就是!”    一旁伺候的侍卫、太监,听这样的铁血之言,吓得如鹌鹑一般,低头做事不敢言语。    朱爽则笑道:“谨遵父皇教诲!”    一旁伺候的太监总管庆童心里道:“这太子看着仁厚,其实跟他老子一样的铁血无情,伴君如伴虎,家的人就没一个好伺候啊!”    精盐入库后,朱元章大手一挥,宫中的后妃每人赏赐百斤,当差的大总管、统领按品级不等,各赏赐十到八十斤,一时间人人欢喜,都赞圣上、太子仁德。    须知此刻金陵城内的盐价,已由几个月前的四十五文一斤,涨到八十文了。    还是那种品质极差的粗盐,似这样细如沙、白如雪的精盐,怎也得三百文一斤的吧!    得十斤赏的,就三两银子啊,能不欢喜吗!    这些人,有的把雪花盐留着自用。却也有很多人,直接将其卖了。    以致金陵的市面上,很快出现雪花精盐,为一众勋贵、富豪所追捧。    价格也一路从五百文,涨到八百文一斤。    连带着粗盐的价格,也从八十文,跳涨到一百一十文了,令一众百姓叫苦不迭。    国资部衙门,侍郎铁铉正在读丁智深写给他的信,得知扬州盐商居然敢买凶杀他,当真又惊又怒,匆忙进宫求见朱樉。    后者看信之后,笑着道:“鼎石,这是好事啊,正愁没借口冲他们下手呢,这一回你可以放手施为了!”    铁铉道:“可是,那个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