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一代圣君_第138章 唐伯虎的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唐伯虎的命 (第1/2页)

    朕乃一代圣君正文卷第138章唐伯虎的命《明报》总馆。

    唐寅初来京城,好名,为的就是此事,

    其实在弘治十一年,他中解元之后,因为主考官梁储对他颇为赏识,郁郁了好几年的唐寅觉得春天来了,所以颇为得意,写了不少自负、轻狂的诗,为此他的好友文征明还用自己父亲的话来劝他,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

    唐寅不仅不听劝,还发了大火,要和文征明断交。

    张成用见他有这个意思,自然也是欢迎,

    他冲下人招了招手,那边就有个艳丽的姑娘端着了木盘一样的东西过来,随即身后翻了翻其中的一个布袋,

    张成用这一番话,谦虚有礼,逻辑通畅,正常人总归是听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但文人本就自傲,唐寅听前半句还只是觉得张成用啰嗦,到后面则开始有些面色不虞。

    按照他的设想,我唐伯虎的文章,你们这些靠卖文章转银子的商人还不得上门跪求啊?怎么可能我拿来给你,你却还跟我谈什么‘若能真的刊印,,这不是扯澹吗?

    还拿这么几两银子过来!

    哪个名士的文章是你几两银子能买到手的!

    他这么想倒也有几分道理。只能说一个是文坛上的事,一个是生意场上的事,张成用能赚几个钱,总不能都给他唐寅吧?

    再说《明报》的钱是太子的,想结交一下唐寅是他个人的事,用公家的钱卖私人的情,这事儿在太子那边也说不过去啊。

    这倒也是。

    唐伯虎一时误会,有些尴尬,便耐着性子继续问:

    唐伯虎彻底绷不住了,本来那银子就让他感觉很受侮辱,现在又让他等一个月?

    今日他踏出这里,和别人怎么说?不把他当上宾伺候就算了,还要一个月才能登《明报》?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嘛!….

    唐伯虎有些不高兴,

    他忽然这么一搞,张成用也有些来脾气了。

    旁的不说,一个家道衰落的举子,你跟我这牛什么牛?我好好待你,你还给我上脸了。

    解元?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老爹张天瑞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探花郎了!现在更是太子跟前儿的红人!

    你哪怕明天就中状元,那又怎么了,王华、费宏、李旻……劳资认识一堆状元呢!

    其实张成用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为何?

    因为唐伯虎的文章涉及朝政,按规矩,张成用必须拿给太子看过才能登报,所以他能说出来一个月,就是要给他争取,而且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这事的确

    很简单,太子看一眼登还是不登,不用第二句话就能决定了。

    问题是时间啊,太子什么身份,张成用什么身份,你今天说见就见的?

    他得先客客气气的让太监传话,太监再去捡太子空的时候。有一个不合适,就是两个字回来:等着。

    这才是真实世界,可不是文坛里那样,大家互相吹捧,有才了***也会夸你两句,但那不代表你地位高。

    然而这种真实官场和暗含着‘太子控制舆论,的话张成用不必说给唐寅听,也不能说给唐寅听。

    这个应天府的举人哪怕名气再大,说到底也就和他第一次见面。

    慕名是一回事。

    办事又是另一回事。

    交浅言深,此为大忌。

    再说句不客气的话,你唐伯虎的文章就一定能登啊?那也不见得。解元?那在太子面前就是个屁。去詹事府里瞅瞅,哪个进士拿自己中过解元这茬当个事儿说。

    说到底,一个举人而已,韩子仁如果不是拿刀上阵,以命博前途,现在还窝在哪个不知名的小角落当个七品知县呢。

    还告辞。

    张成用带着几分硬气回道。

    结果搞得唐伯虎差点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紧接着他就带着一肚子的怒火,径直回走,去往好朋友徐经给他在玲珑酒楼开的上等客房。

    说起来,这几日在京的士子多,

    三五成群的都在讨论这停止京军占役,重新整军的事儿。

    因为事涉寿宁伯和建昌伯,所以难免会有人提及,虽说大明朝的文人不将这些个外戚、藩王当回事,但那是有了功名之后,求直卖名为了升官的,还没中进士的士子你瞎凑什么热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