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 入京、复套 (第2/2页)
,直接道: 王琼急忙竖起耳朵,这可是跟随太子很多年的王鏊的总结。 「也没有什么直言不直言。便是你刚刚有句话不对。不是老夫有所指,你无所不 从,你当的,是大明的官,不是老夫的官。」 王琼冷汗直流,连连点头, 这些提醒也算是王鏊种下的一个善因,他感觉王琼是有机会做大的,希望往后能结一善果。 王琼这个人后来的官确实也当的很大,很多人都知道王守仁后来一路升官,所谓朝廷有人好做官,王守仁的这个‘朝中人,就是王琼。 宁王叛乱之象王琼先有察觉,所以他特地将王守仁安排过去,而且很信任他,准许他便宜行事。 可惜现在王琼还是个得在京里处处低头的‘小官,了。 …… …… 在西北。 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来的慢上许多,但正月底的时候,杨一清也一样接到消息了,这让他的心头上了一层阴霾。 杨一清的眼睛落在摆在堂屋中间的沙盘之上,幽幽的说: 像这种白事,来回一搞,万一皇帝再有些什么,小半年就没了。半年之后你知道太子还记不记得这事儿啊? 杨一清当下属当了这么些年是有经验的,做事就要趁上面人关心的时候一鼓作气的做掉,不管怎样,夜长总是梦多。 他的手下,任宁夏总兵的曹雄也在,便问道: 复套,也就是收复河套。 这是杨一清人西北三边总制以来,一直着力推动的一件事。但是还没敢向上去说,说了首先兵部就不答应。虽说太子有可能同意,但当官,你不能直接反对自己的上司去舔上司的上司。…. 也就是许进过来瞎劝,给了杨一清这个太子要用兵的信息,他才又开始有这样的心思。 河套地区就是黄河‘几,字形凸起来的那个顶端那一部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八个字足以说明河套地区水草的丰美。 鞑靼的连年掠边之所以难以制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蒙古人有河套地区作为巢xue。杨一清认为要想较大程度上缓解西北的边患,一定要把河套地区收回。 那样关中和中原不再受威胁,河套地区还可以屯田数百万亩,内地也不必再一车一车的送粮食,还能蓄养更多、更精良的战马。 现在如今驻牧河套地区的是蒙古郭勒津部落的火筛,他是满都鲁可汗的女婿,当然,现在满都鲁可汗已经死了,是他的儿子达延汗在执政,这两位的关系也非常亲密。火筛在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的大业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像弘治十四年,这两个部落还会联合行动。 据杨一清估算,如果要想踏上河套地区和火筛部打上一仗,则至少要给他一支向杨尚义那样的精锐骑兵,再练兵十万,这样一同出征方有可能。 这个代价很大,所以杨一清也开始犹豫,这个时候《复套疏》上的合适不合适。 他脸上的皱纹很深,头上也有些间生的白色, 齐承遂一听倒也是,便轻轻讲道: 杨一清把笔一扔,很不情愿。 总兵曹雄更是懊恼的哼了一声,心中很不高兴,没办法,碰上了特殊时候。 不过还没等他们散,就有一个士卒进来禀报,说 京里有锦衣卫来了。 杨一清和齐承遂互相对视一眼, 来人正是毛语文,那日太子命他去固原和大同,但只说去,没说哪个先去,这就看他自己了。其实也简单,固原是三边总督,大同无非就是个大同总兵,当然是固原先了,所以他一路狂奔来到固原。 双方的客套、虚礼,这自不必提,谁也不会短了。 毛语文文化不高,拽不了文,直接就说来意,其实也是让杨、齐、曹印证了之前许进的话,所以听完顿受鼓舞。 齐承遂笑着说。 杨一清是喜怒不形于色,澹定得多,拱了拱手冲毛语文: 毛语文也不怕伤了他面子, 这话已经很明显了,太子现在到他这里了,对他这个西北三边总督有担心,打赢了功劳放大,打输了自然也是罪过放大。 杨一清眉头一挑,丝毫不惧这种压力, ===== 我果然烧湖涂了,昨天那章传成了免费章节,哈哈哈。. 皇家雇佣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