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一代圣君_第226章 格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格局 (第2/2页)

    不是说他们三个不好,也不是朱厚照忍受不了他们,其实他们三个都是不错的官员,配合的也比较默契。

    但问题在于,从今年开始,朱厚照要做的很多决策都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

    出兵之事,他来不及提前布局,等到要开海时,难道再让他们三个齐齐的反对自己?

    一个坑跌倒两次,他可不会这么笨。

    再退一步说,一个好的官员不一定要在阁臣的位置上才能利国利民,其他重要的岗位也很多。

    所以这一个月,他一直在释放这种‘信号,。

    这就让刘健的压力越来越大,旁人感觉得到皇帝的‘意思,,他们自己其实更加清楚。

    李东阳、谢迁都觉得这就是因为出兵西北之事。

    暖阁里,朱厚照说出京官也可以到地方之后,

    刑部尚书闵珪是个驴脾气,他奏请道:….

    有皇帝的‘自己人,这样高风亮节,这就让其他的大臣难受了。所以也纷纷站出来说话。

    李东阳更是站出来请辞,

    朱厚照薄薄的嘴唇抿了抿,

    经历欠佳?

    李东阳少年成名,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东宫讲官,随后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这经历有什么欠佳的?在现在的观念里,这根本就是天选之人。

    故意讲出这个话,其实有点暗暗顶了皇帝一下的意思。

    内阁这些大臣资历太厚重了,你像刘健,他是英宗天顺四年的进士,再历宪宗、孝宗至今,正儿八经的四朝老臣。

    朱厚照没坐上这个位置还感觉不到,真的上来了就觉得这种道理讲不通的老臣实在是掣肘太多。

    但现在大行皇帝刚刚驾崩就把手伸向这些前朝老臣,关键他们名声还极好,怎么样也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头。

    刘、李、谢三人以前都还好,也就是自他当上皇帝以后,味道有些不对了。

    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格局变了。

    以前内阁是反对太子和支持太子的中间地带。

    现在朱厚照自己成了皇帝,他自己要推行很多朝政,而且像出兵这样的决策其实很大,这就导致了内阁失去了之前左右逢源的空间而被推向了前台。

    虽然因为相互之间互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即便出兵之议争到那种程度……朱厚照没和他们计较太多,刘健也没把新皇帝当做什么昏君,

    但权力格局的演化一旦开始转动,就和人好、人坏没有关系了。

    内阁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无法再如之前一般支持朱厚照,更不可能藏起来,以前有孝宗、有太子,现在除了皇帝就是内阁,他们往哪里藏?

    皇帝这样讲,算是给老臣开了特例,多多少少算是讲一些情分。

    朱厚照不理他了,不想接这个话,主要这不是应天巡抚,说拿就拿了。拿一个阁臣,一定要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的。

    王鏊回话:

    这样的话,照理来说也就是华盖殿大学士刘健,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东阁大学士谢迁等人。

    朱厚照想了想,

    这样一来,李东阳又给漏掉了。

    礼部尚书林瀚进言说:

    皇帝眼睛眯了眯,

    林瀚面色一惊,立马跪下,

    朱厚照居上位日久,如今拿捏语气、表情越发熟练,其气势也越发增强,便是一些朝中重臣在君前也会手心捏汗。

    林瀚心中更加惊讶,皇帝对官场、权力的理解是远远超过先帝的。

    这种培训当中确实容易有腐败,因为皇帝关心、所以这个培训名额就特别关键,至少这些人能够接近皇帝,这个机会可不是谁都会有的!

    那么谁会有这个机会呢?

    最后就落在了那句至理名言之上:朝廷有人好做官。

    ===

    这是昨天的一章。昨晚被审核了

    我还是不会写战争,哈哈哈

    还去特地学习了一下,但还是不行,我自己看书一到战争戏也昏昏欲睡。但剧情需要,多少要写一点,本书不以军队砍杀了事的剧情为主,这也是开书的初衷.

    皇家雇佣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