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震惊 风雨欲来(4300字大章) (第1/2页)
张居正这番话,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引得满座无不震动。 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想要三年恢复青州,就已经是困难重重。 即便治政手段,强如房玄龄,也需要一年半载才能恢复青州的基础面貌。 而张居正,却公然扬言只需要三个月,他就能将青州恢复到鼎盛时期。 与其说是誓词,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句大话。 众人又是惊诧,又是怀疑。 “三个月,在下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恢复青州!殿下如若不信,我愿立下军令状!”张居正拍着胸膛,再次说起,语气之中满是不容置疑。 “殿下,这......” “好!” 房玄龄正欲劝说,高铭却拍案而起,豪然笑道:“本王就欣赏你这份敢作敢当的胆识,那我就给你三个月时间,到时候且看你如何将青州治理到什么程度!” 见房玄龄多虑,张居正拂袖一笑,朝房玄龄拱手说道:“军师请勿cao心,有在下打理青州,诸位可放心大胆去前线征伐,我以人头保证,后勤绝不可能出一点问题。” 话音落下,房玄龄这才缓缓打消了心中的忧虑,虽然众人还存有些许怀疑,但毕竟是高铭亲自任命的人,他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能静观这个名叫张居正的男人,在三个月后,能给齐军带来怎样的惊喜。 高铭随即下达了王令,将青州大小,所有的政务,全都交由张居正全权处置。 果然,在张居正接过政务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新政变革,先是撤掉了原先刘备手下一味守成的庸官,再是大胆启用年轻人才,组建出了一支充满新鲜血液的官僚集团。 然后再实行了一系列霹雳手段,补贴鼓励农桑,实行屯田,完善律令、采取责任到人...... 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整个青州,就开始焕然一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姿。 这番政令和成就,彻底打消了高铭手下众人都张居正的怀疑,一个个尽皆对其治政手段暗暗称奇。 不愧是有着101顶尖治政值的男人,那个能一手扶大明之于将倾的男人。 在放心把青州政务交给张居正后,三月之期也将来临,高铭需要回一趟平原,去完成两样事情。 其一,和郭威的三月谈判。 其二,和甄家的三月婚期。 与此同时,密布于中原的细作,也快马加鞭将这道青州易主,刘备败逃的惊天消息,传到了九州各地。 ...... 洛阳,皇宫。 “不可思议......实在是不可思议......” 袅袅茶香弥漫,魏忠良端坐于棋盘前,举着那一道从前线传来的情报,苍眉之下满是丝丝惊奇。 “自我输棋那日起,我就知道金鳞绝非池中之物,所以刘备的败退,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曹cao挽起袖袍,徐徐落下一子,倒是淡定得很。 魏忠良放下手中情报,眉宇间萦绕起几分杀机,沉声道:“孟德既然知道,那为何迟迟不发兵,却要坐等青州从我们手中白白溜走?” “溜走倒也还不见得。” 曹cao冷笑一声,斟了一口茶水,意味深长道:“义父是想要青州,还是想要冀州,亦或者是既想要青州,又想要冀州呢?” “孟德的意思,莫非是想助长高铭这一派的势力,让其与冀州郭威,两虎相争,为我军省下诸多兵力么?” 话音落下,魏忠良眼眸中精光一闪,陡然明白了曹cao的言外之意。 “不错,义父所言,即是我心中所想。” 曹cao点了点头,一捋须髯,jianian险笑道:“义父你曾告诉过我,敌人的敌人,便是我们的盟友,若是能利用好这一点,那我军不就相当于平白无故,多出五万大军。” “哈哈哈哈,不愧是我魏忠良的义子,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闻言,魏忠良与曹cao相视大笑。 那笑声震彻梁宇,令整座洛阳皇宫中的刺骨寒意,都更甚几分。 ...... 幽州与匈奴接壤,自东周春秋战国以来,那里一直都是象征着流放的苦寒之地。 不论是先秦还是先晋,驻扎于此地的官员,无外乎都是贬谪之人,亦或是前朝皇室贵族。 一百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亦有一支氏族被流放到此,而且下达了终身不得离境的死罪诏令。 而这支氏族,就是当年以顺臣之名,降服于大齐太祖皇帝的先晋司马氏一族。 但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司马氏一族已今非昔比。 幽州虽然苦寒,不过在长期与匈奴的接触中,却慢慢孕育出了以野蛮和马术为尊荣的风俗习惯。 换言之,就是幽人善于奔袭,骁勇善战,骑兵尤胜中原一带。 到了今天,幽州一带在和匈奴的来往中,已经逐步发展到了十万精兵悍将的规模。 幽州,蓟城。 凛冬时节,幽州之地显得更外冷寒,呼啸的北风,宛如妖哭,不仅刺骨,更是夺人魂魄。 稍有不慎,留下一道鼻涕,都会在顷刻间就结为冰柱。 所以在州牧府中,仆人早早地就燃起了炭火,外面虽是冰天雪地,里面却是一片温暖洋溢。 飒飒风雪中,一个年轻的白马将军,在州牧府前翻身下马,一脚踏进门前深厚的积雪里。 那将军,正是燕云十三骑之一的白马骑将——公孙瓒。 “公孙将军回来了。”门前侍卫见状,快步上前牵引战马。 公孙瓒拍了拍铠甲上的落雪,沉声道:“司马大人,今日在府中么?” “司马大人已沏好温酒,就等将军回来了。”侍从平淡回复。 “好,好得很。” 公孙瓒轻舒猿臂,抖了抖铠甲,便当即越槛入府,走到正堂,轻轻地推开阁门。 “可是伯圭回来了?” 大堂中央,正有一名中年男子,围着火炉,席地而坐,手还剥着两个橘子。 放眼望去,那男子一袭狐裘裹身,年纪约莫三十五六。 只见他身体巍然不动,头却慢慢朝公孙瓒的方向转了过来,那双慑人的鹰眸中,闪烁着深不见底的狼渊寒光。 光是对视,就让人有种如坠冰窖的错觉。 一副狼顾之相,跃然纸上。 此人便是先晋司马氏的遗孤,当今的幽州牧——司马懿。 “主公,这里有一道南面青州细作,传来的急报。” 公孙瓒踱步上前,吐了一口热气,将手中的文书递到司马懿手中。 “橘子是刚暖过的,烈酒是刚温过的,天冷,趁热。” 司马懿气定神闲地剥开一个橘子,放到公孙瓒面前,然后接过那一纸文书,冰冷的目光一扫而过。 “有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