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满怀期待 (第5/5页)
世界之子刘秀。】 【昆阳一战之中,刘秀凭借着三千人马,顺带着召唤出绝世禁咒‘火雨流星’,一举覆灭了王莽的四十万大军!】 【王莽驾崩,新朝覆灭。】 【随后,刘秀恢复汉家河山,是为光武帝!】 一段有关王莽和新朝始末的影像,就此展现于所有人眼前。 在影像的展示之下,讲述了王莽从一介平平无奇的平民,经过重重努力,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 随后,又如何对天下进行改革,疯狂作死,最终败光了家底,死于刘秀之手。 一段曲折离奇的真实纪实影像,将王莽的生平毫无保留的展现到了所有人眼前。 “该死,怎么又是我大汉的故事?” “啊啊,朕的子孙后代,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他们都是蠢猪么?” “咦,终于死在我刘家弟子手中?干得漂亮!” “报应啊...” 亲眼目睹了整个影像,看着那从天而降的陨石,以及被陨石消灭的新朝四十万大军,刘家的皇帝们就好似三伏天吃了一口冰琪琳般舒服。 尤其是汉武帝刘彻,更是对王莽破口大骂,再到最后笑得畅快淋漓。 这其中的情绪转折,就像是坐过山车一般刺激。 然而,更刺激的还在后头呢。 “怎么,看到寡人倒霉,你很开心?” 就在刘彻笑得咧嘴的时候,耳傍传来一道悠悠的声音。 刘彻不由得心中一惊,转过头一看,正是站在天空中的王莽。 他的头顶上,写着头衔【监考助考、新帝王莽】。 “啊这...朕...” 就像是偷情被人抓jianian在床般尴尬,刘彻的整张脸都胀成了猪肝色,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哼!” 王莽冷哼了一声,顾及到影响,没有再与他计较。 心下却是打定了主意,早晚会将这个场子找回来。 刘家人,哼,有你们好受的! “噗嗤...” 看到这一幕,武则天突然捂着嘴笑了出来。 立时,整个城池就好似回到了春天,那百花盛开的季节。 下方,见到这一幕,其他皇帝都噤若寒蝉,不敢对这段影像发表评论。 万一被助考王莽听到,记在小本本上呢? 那以后还有好日子过? 啧啧,为老刘家默哀三秒钟。 得罪了城主始皇帝不说,还得罪了助考之一的王莽。 这以后的日子啊,越来越有盼头了。 “1号皇帝刘邦,这道题,如果你选‘1、可以没有我’可以得5分,如果你选‘选项3、可有可无’可以得4分,其他三个选项,仅能得1分!” “对于本题的解答,你可还有异议?” 影像放完之后,嬴政将目光看向刘邦,问道。 “回城主,朕没有异议了!” 看完王莽的传奇一生,刘邦彻底心服口服了。 “好,其他题呢?” 嬴政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城主,第六题,朕有异议!” 看着光幕重新变成自己的试卷,刘邦想了想,问道。 这道题,是有关于治下百姓是否过得幸福。 刘邦只得了三分,被扣掉了两分。 他选择的答案是‘4、比之前的所有时代都要好’。 按刘邦所想,他推翻了残暴的秦朝,建立了大汉朝。 那么,在他治下的大汉百姓,理所当然要比前朝时过得更为幸福。 “第六题...” 【第六题:身为皇帝,你认为在你的治下,天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 【选项:1、比前任皇帝时要更幸福;2、和前任皇帝在位时一样幸福;3、比之前的任何时代都要辛苦;4、比之前的所有时代都要好;5、不知道;】 “这道题...你认为你治下的百姓,比之朕治下时要幸福?甚至比之前的所有时代都要好?” 嬴政看了一眼刘邦的试卷,不由得笑了。 这小子,当着自己的面,也是真的敢说。 倒是不愧为开国之君,虽然为人无赖了一点,但应有的担当还是有的。 “不错,朕有这个自信!” 刘邦点了点头,仍然坚持己见。 开弓没有回头箭,总不可能当场否认打自己的脸吧? “关于这道题,朕知道,历史之中,朕驾崩之后,十八子胡亥联合赵高、李斯发矫旨,赐死找公子扶苏篡位,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嬴政毫不避讳,将秦末之时的事情大大方方说了出来。 “经过一番动乱,被你夺得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据朕统计,始皇三十二年间,天下人口大概是2300万左右,而经过多年征战,等到你建立大汉王朝之时,天下人口减至1500万左右!” “这个数据,朕没说错吧?” 说完,嬴政看向刘邦,反问道。 “不错,大汉五年的人口登记,总数为1512万。” 刘邦点了点头,已经大致猜到了对方要说什么。 “经过一番动乱,全天下减少了近八百万人口!” 嬴政负手而立,淡淡的说道:“以原本两千三百万人口的资源,供养仅有一千五百万的人口,你当然会觉得百姓比朕治下时更幸福!”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你就不配坐在皇帝之位上。” “这一点,你自己说,朕讲的有没有道理?这道题扣你两分,你觉得冤不冤?” 嬴政盯着刘邦,质问道。 虽说这仅是平行时空的刘邦,按理来说,嬴政不该与对方计较。 但想到无数时空之中,自己创建的大秦覆灭后,都是被此人夺得天下。 嬴政越想越不舒服。 因此,虽然不至于特意针对刘邦,甚至是刘姓皇帝,但嬴政仍然对老刘家的人没什么好感。 哪怕证道大罗之后,他嬴政还是人,不是石头。 是人就有喜恶有荣辱。 “朕...无话可说,心服口服!” 尽管有些不服,但刘邦又不是真的头铁,想要与嬴政争个高低。 在听到嬴政的解释之后,他总算是想通了。 主考官是嬴政,而他刘邦又算得上是嬴政的半个仇人。 哪怕嬴政再三表示,本场考核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会特意针对谁。 刘邦知道,主考官也是人,总会有循私之时。 如今,对方耐着心思为自己讲解,已经很公平了。 他刘邦还有啥不满的,就知足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