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1章 祸从天降  (第1/2页)
    清光绪二十六年。    旧历八月初五。    浙东绍兴府城,会稽八字桥街。    这天清早,夜里刚下过秋雨,天空中还弥漫着潮湿的雾气。    这里是绍兴府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熙熙攘攘的人群,后脑勺甩着根辫子,从斑驳古老的八字桥上过往,cao着叽里呱啦的方言,汇集在此地。    八字桥街从头到尾,就是一条较为宽阔的青石板路,中间被鉴湖水道截断,所以才有了一座大型石桥。    这座石桥是自南宋时期兴建,据传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    大桥两旁的石阶、或石墩上,坐着不少测八字算命的江湖先生,故八字桥得名也跟此有点关系。    街的两旁长年累月形成了一个集市,门面里是早茶早点和小吃,当街叫卖的有疏菜、家禽,竹编箩筐、簸箕等杂七杂八的都能看到。    “卖八字糕…新鲜的八字糕…”    “小馄饨、阳春面嘞…”    “稀饭…小笼包子…rou包子,新鲜刚出笼的嘞。”    这边喊声刚过,那边店小二也不示弱,肩上搭了块白粗线巾,在店门口大声吆喝:    “春茶…女儿红老酒…”    “豆腐脑儿,新鲜的豆腐脑儿…”    江南人一般早起进城公干办差,或是当师爷先生这样的男人,都喜欢出来喝茶吃早点,顺便打听点小道消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街的那头响起。    “的哒哒…的哒哒…”    随着马蹄声响,从薄雾中冲出一队官兵,他们前后约有十余骑,向绍兴贡院方向疾驰。    马背上的这些军士,不断用双腿夹紧马腹,催促战马疾驰。    领头的是一个顶带蓝翎、着犀牛补服的军汉,他面目狰狞,手里拎着一根马鞭。    “快给老子让道,马蹄踹到哪里,老子可管不着了!”    并不宽敝的街面,顿时像是炸了锅似的,纷纷作鸟兽散,躲开两旁,留出一条可供马队的通道。    而在这马队身后不远处,有无数个苑如烟柱状的尘土在升腾。    百余名头戴斗笠状的纬帽,身着石蓝色兵字装束的新军官兵,背着毛瑟M1871长步枪,气喘如牛的跟随马队奔跑。    这种骇人场景,自古以来,在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的地界上,可不多见。    “出什么大事了?”    “好像往山阴地界去的…噢那里有个贡院,现在改叫义和堂…先前闹什么义和拳,搞得乌糟糟…”    “听说了吧…前些日子烧洋教堂、杀洋教士闹义和,朝廷下旨不准了,那个义和头头夏金发,官衙要抓他…”一个消息灵通人士说道。    “哦…敢情这些官军是去抓人的,搞七唸三搞勿清爽了,前段辰光绍兴府官衙,还使劲支持义和团来哂…”    “……”    过了十几分钟,远处传来一阵砰砰啪啪的枪声,像放鞭炮似的,人们惊恐失色之余,赶紧付帐走人,该干嘛干嘛去。    八字桥街面上行人匆匆,小摊小贩又重新占道,开始吆喝起来。    ……    到了下午,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突然间雷电轰鸣,漆黑的乌云在天幕中翻滚…    很快,豆大的雨水倾盆而下,就像是天漏了,或是说老天爷在哭泣似的。    绍兴府城外的大运河江面上,那是大雨滂沱、浪涛汹涌、水雾蔽天…    一艘崭新的机帆木船在江面上急速行驶,雨滴溅在铮亮的木质甲板上,弹起偌大的水珠,叮咚作响。    船尾把舵处,陈少安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右手护着舵柄,左手不停地抹着脸上的雨珠,嘴上嘀里嘟噜的唸唸有词。    他看着这光景,心里直犯嘀咕,下这么大的雨,有人还急着要出门。    但人家愿意出大价钱,这不由得不让人动心啊。    娘的,没人跟洋钱过不去,不就是雨大了点嘛,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有人出得起钱照样干。    这年头,要钱不要命啊!    突然,从大雨蔽天的波涛中,冲出三艘机帆快船,将那木帆船迎头拦截。    船头甲板上立着荷枪实弹的清军官兵。    “关闭马达,停船检查……”    随着吆喝声的同时是“砰砰、啪啪…”的一阵枪声警告。    船老大陈少安吓得赶紧关闭马达,让木船停滞下来,任凭官兵们上船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