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工业化的一大步 (第2/2页)
回的行程,驻守当地满六年轮换回国,军队在当地建棱堡,屯种粮食,淡水,方便来回的大宋船队补给休整。 满六年回国后,可以直接选择退役回老家,朝廷给予重金补偿,也可以继续在军中效力,满十年退役。 这五个据点不是去殖民的,所以没有扩展地盘的任务,驻军大将可以看自己能力和周边环境,自由选择要不要殖民附近。 另在美洲设殖民总督府,由蒲寿庚任首任总督。 大宋在南美第一个殖民点大概在后世纳塔尔港附近。 朝廷第一批将派遣军队三千人,带家属到附近建城堡,然后开始征服当地土著。 等征服土著之后,就在巴西种植甘蔗,制造白糖,建橡胶厂,建船厂等。 以后朝廷陆续会增加美洲的兵员和人力,将来可以直接从美洲出发,往欧洲做生意和行军打仗。 朝廷如果能在美洲站住脚,建厂,将来从美洲出发的商船,只需要一两个月就能到欧洲各地。 无论做生意还是打仗出兵,都快了几倍。 蒲寿庚非常兴奋,虽然是就蕃海外,但等同于封疆大吏,他原本小小一个干办公事,一跃成为地方总督,可见皇帝对他的看重。 赵与芮也答应他,海外总督,视情况,五到十年轮换,将来他想回来,至少也是个省级制置使级别。 蒲寿庚非常满意的离开了皇宫。 赵与芮随即开始布置,从水师中抽调数千人,陆续到海外建设据点。 五个据点加美洲总督府,一共需要八千军队加家属,也就三四万人。 投入的钱粮等物,折每年约一百多万贯。 这样的投入对现在的大宋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但对将来能得到的利益来说却无法估量。 等前期非洲五个据点,加美洲殖民府建设完善,将来大宋的船队来往非洲和美洲会方便安全很多,赵与芮以及他的后代,可以源源不断把宋人往两个洲迁移,拓展他们的殖民地。 当然了,这些事只靠朝廷独自干也太慢。 没多久,朝廷开始宣传蒲寿庚海外之事。
说蒲寿庚到海外找到金洲,宝洲,金洲上面全是黄金,宝洲上面到处宝石,回来的两艘船上载满了金银珠宝。 哇,这消息传了出去,大宋全国震惊,沿海各地诸多商人,渔民跃跃欲试。 但这个时代跨海万里实在太难,大伙都需要安全和巨大的海船。 从蒲寿庚横渡大西洋开始,远洋之风开始慢慢在大宋盛行,造船业更是发达。 ―― 波斯湾和平城和平港,一队长长的大宋船队缓缓驰入港口。 最前面的两千料战船上,刘整正站在船头,新奇的看着这新建的港口。 宋军约在三年前就占据波斯湾,然后一直在当地征发民夫和工匠,建造和平城和和平港。 近三年过去了,和平城还没有建好,和平港已经完善。 和平港大概位置就是后世的阿巴斯港,处于霍尔木海峡北,港口后面就是和平城。 这和平城三年还没建好,主要是随着来的宋军宋人越来越多,这和平城也越建越大。 早期张惠来的时候,只带了三千军队打算建个小城。 后来陆续有宋军宋人过来,目前当地已经驻有三将九千人,还有大量在此地经营的宋人商人,和平城越建越大,目前还没建好。 当地驻军不带家属,五年轮换,很多驻军都是从大员和海南调派过来的,家属都在大员和海南。 这边不带家属,金洲和宝洲带家属是有原因的,因为这边有大量波斯本地人,可以解决当兵的生理问题。 金洲宝洲那边现在只有土著,所以赵与芮让那边的驻军带家属。 刘整到后,船队还没靠岸,就能看到沿岸到处都有民夫在干活,岸边更能看到长长一排,数十座炮台。 大宋在这里开始是强行征伐民夫,后来因为待遇好,给工钱,包吃,还发盐和糖,愿意来干活的波斯本地人越来越多。 后面不用强征,只要发布波斯文招令,马上四面八方都有民夫,甚至工匠过来帮忙。 蒙古人统治这里时,都是强行征招,也没有工钱,更不包吃,现在宋人给工钱,还隔段时间发点盐和糖等物,很得民心,有些民工从几百里外跑到这边来给宋人干活。 此时蒙古还统治着波斯,他们在波斯最大的统治中心就在拉伊城,尽管拉伊城里三番五次下令各地波斯人不许帮宋人干活,但根本没有用。 蒙古人在波斯的统治还是靠波斯各地领主,现在各地领主都不愿意招惹宋人,自然他们的命令不管用。 等刘整的船刚靠岸,就看到一队文武正站在岸边。 和平城知县阮资,当地驻军统制张惠,锦衣卫百户罗雷,总督府驻和平城干办公事赵小福等,一起前来迎接刘整。 其中阮资是汉州水师统制阮横的族亲,和平城主要是驻军,没多少百姓,他这知县其实也没什么事,专门负责军队后勤和宋商经营的杂事。 众人见面之后先相互寒喧了下,现场很多人也不知道刘整来是干什么的。 朝廷开辟第二战线的事准备在两三年后,前期准备都要两三年时间。 刘整也是过来先熟悉下地形和当地情况。 与众人见过面后便来到一处屋子里议事,刘整便道,朝廷要在波斯建府,和平城要升府城,需要更大的地盘,更多的百姓,可以收笼一些当地波斯人,朝廷也会迁宋人过来。 和平港要建水师大营,驻守更多的水师。 简单几句话,大伙也感受到朝廷要加强这里的控制。 刘整说主要是为了防止蒙军反扑,需要更多的兵力和人力。 蒙军现在波斯地区的指挥部就在拉伊城,拜住之前带人来打过两次,刘整说要防备蒙军,完全没什么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