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74 有了依靠,活的也更轻松了 (第1/3页)
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正文卷474有了依靠,活的也更轻松了秦大爷5人听完就沉默起来,但实际上,在他们心里,真到了没饭吃,加入都要饿死的时候。 基本上没几个人会在意楚向前的前途。 可到底还是有羞耻心,知道这种忘恩负义的事,真做的话,不仅自己会愧疚一辈子。 也会被人看不起一辈子。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楚家叔侄三人,特别是楚向前,得罪了他的话,大概就等于得罪了整个林场和附近几个村子所有的人。 再说,所谓乡党,就是亲戚朋友组成的利益结合体。 在凝聚力上,往往比不长接触的亲戚更牢固。 楚向前也用一件件事,让林场的当家人明白,他才是林场最重要,也是说话最有用的那个。 换成旧时代,楚向前一句话,就能把任何一家人赶出林场。 村子里的大小事务,没他开口,基本上就办不成。 而且村子也没到了,没吃的就会饿死人的地步。 既然没到绝境,大家伙的理智都在。 秦大爷看了一圈,见江会计四人先后无奈点头,这才对楚向前说道,“向前,现在还没到饿死人的地步。 我们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求你弄粮食,是不得已。 但要是你出事,说实在的,不说良心不良心,对村子也不是好事。”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楚向前这才笑着说道,“放心,你们还不知道我,要是办不成,我也不敢答应。” 随后楚向前开始扯呼起来,“我打猎的本事伱们也知道,天气变冷了后,我在北边的大山里骑马出去打猎,运气好的话一趟就能完成一个月的任务。 把猎物藏在北边的大山里,平时骑马出去转悠一圈,然后带回猎物,谁也不知道我那几匹马,到底消耗了多少豆饼。 不过,到底是军马的口粮,要是有人四处嚷嚷,上头或者公社知道了,不查是不可能的。” 众人听了这话,才放心下来。 不过大家也不是傻子,从楚向前这话里,还是听的出,他这是宁愿自己走路,也要节省下马匹的口粮,送回林场救济同村的人。 一想到这点,大家伙立马肃然起敬起来。 可实际上,楚向前上次在牧场周围的农场里,前前后后一共收购了2520吨的玉米和840吨的豆饼。 几百斤豆饼对楚向前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约定好500斤的豆饼,楚向前也收到了村里凑到的150块钱。 3毛钱一斤豆饼,都比去年的棒子面都要贵3倍。 但现在嘛,杂粮就这个价,而且有钱都买不到粮。 楚向前对150块钱自然不看重,但不收钱的话,秦大爷等人自己都不放心。 回到二叔家,楚向前说了自己4天后结婚的事。 二叔和三叔先是一愣,随后就惊喜起来。 二叔甚至眼泪都留下来,视线注视着门外远处的山坡,嘴里呢喃着,侄子也要结婚了,要是大哥还在,不知道得多高兴。 楚向前也是叹息一声,对这具身体的亲爹,那是佩服的很。 约好了让二叔三叔提前一天进城,楚向前在林场待到3点多,二叔忙让他早点回去,免得要走夜路。 楚向前点点头,骑着自行车花了一个小时进了城,本想回四合院,却鬼使神差的没走大路。 而是从帽儿胡同那边,穿过几条胡同,也能进如南锣鼓巷。 等到了文昌帝君庙旁边的院子,忽然看到院子上,居然竖起了根晾衣杆。 山雀立马飞过去,站在院子的墙上,看到秦淮如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发呆。 楚向前嘴角一笑,骑着自行车就进了小院的巷子里。 伸手推门,虽然没推开,却也惊醒了堂屋里的秦淮如。 快步走出屋子,低声问了句,“谁啊?” “我,开门”。 听到是楚向前的声音,秦淮如狂喜,忙打开门栓,就见楚向前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外看着自己。 一瞬间,秦淮如喜从心底来,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心里想着,你个死没良心的,一走就是2个月,连封信都不知道往回寄。 就算不能寄给自己,好歹也寄给爱国或者爱民,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