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七百一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第7/9页)

   闭门治学的**圣,这一天与那个本该名为李宝舟的读书人告别,说是远游一趟。

    **圣回到自家院子后,让那瓷人出身的书童崔赐,不忘继续每天洒扫庭除,勤勉学习。

    儒生**圣第一次在腰间悬挂那块本命桃符。

    当他一步跨出,再一脚落地之时,就已经直接从北俱芦洲来到中土神洲。

    坐镇两洲天幕的数位圣人对此异象,非但并未拦阻,反而与跨洲远游一瞬间的**圣点头致礼。

    一位白玉京大掌教,哪怕只是三尊分身之一,又如何当不起这份礼遇?

    **圣伸手轻拍桃符,这一次在中土神洲的远游,悄无声息,连那天幕圣人都无法察觉。

    **圣没有去往中土文庙或是什么大仙家山头,而是在一处山下市井处,找到了一位不起眼的中年汉子。

    汉子身边跟着一个古怪年轻人,在**圣眼中,推衍之下,所见之人,即是未来人。

    好像被两张纸拼凑起来,阳神阴神重叠却未彻底融合,依旧是那阳神身外身,以及出窍远游未归的阴神。

    阳神为男子之身,阴神却是女子皮囊。

    好似在苦等真身,“两人”才好真正归位,成为完整一人。

    **圣不愿继续看破天机,兴许再凝神观看,有那汉子在旁,以**圣如今的道法,也未必能够看破真身所在。

    不过那个事实上并不在此处的“女子阴神”,**圣却已经知晓她的大致根脚,来自一处福地,如今名为“流彩”,身在宝瓶洲。

    **圣作揖道:“见过邹子。”

    姓氏加“子”字后缀,是一种莫大尊荣。

    浩然天下的阴阳家,一直有那“谈天邹”和“说地陆”的说法。

    邹与陆是两个姓氏,前者香火凋零,不成气候,家学未能繁衍开来,后者却是天下阴阳家,当之无愧的魁首世家。

    而**圣眼前这个看似神色木讷的男人,一人独占半壁学问江山,被誉为“尽言天事”。

    至于“说地陆”的中土阴阳家陆氏,又是**圣代师收徒的昔年小师弟,白玉京三掌教陆沉之后裔。

    “说地陆家”的老祖,却名为陆沉,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一份谐趣了,无比契合陆沉那种“吾在人间逍遥游”的大道之风。

    只不过陆沉如今不能算“**圣三人”的小师弟了,因为陆沉有样学样,代师收徒了一位道祖的关门弟子,后者道号山青。

    山青谐音三清,自然是陆沉这般无情之人,一种破天荒的缅怀之意。

    那汉子作为半个道家别脉,便客客气气与眼前**圣,打了个道门稽首,“见过大掌教。”

    **圣直腰后,微微侧身,不受此礼,笑着摇头,“暂时依旧不算,何况以后也未必能算。”

    汉子直言不讳道:“大掌教既然找上门来,就应该算出了早年算计大掌教与福禄街李氏子孙之人,正是我。不知此次前来,是问罪,还是……问道?”

    **圣笑而不言,转头看着那个腰间悬挂一连串小葫芦的年轻人,其中两枚,与道门是有些渊源的。

    至于是否讨还回去,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早年关于一张弓,引来后世三教贤人的各有说法。

    到底得失在何人何地,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遗留在浩然天下的九枚养剑葫,在他**圣“昔年与今年”两个人看来,都还是一样。

    **圣对那汉子说道:“只是确定些事情,以后再与先生论道。”

    汉子笑着点头,“求之不得,太多年矣。”

    **圣收敛笑意,说道:“可是宝瓶那边,可以收手了。”

    汉子点头,“早已收手。”

    许多当年的小事,以后的大事,在他手上做来,从来只是蜻蜓点水。

    那个不成材的师妹,与他的差距,何止千万里。

    **圣告辞离去。

    汉子身旁,那个一直一言不发的年轻人,被汉子带去一座福地又带出福地,年轻人曾在桐叶洲滞留多年,光顾一座道观多次。

    中土神洲的大端王朝境内。

    月色下,一位红衣的绝色女子,一手牵白马,一手拿起酒壶,仰头饮酒。

    她突然惊喜,又赧颜,将酒壶藏在身后,笑眯起眼,轻声喊了一声哥。

    **圣微笑道:“原来没忘记还有我这个大哥啊。”

    李宝瓶还是笑眯起一双眼眸。

    **圣犹豫了一下,说道:“宝瓶,你应该知道的。”

    李宝瓶笑道:“我知道啊,你是我哥。”

    **圣也笑了起来。

    **圣瞥了眼远方,一个仙气缥缈的年轻人,好像在远远跟着自己的meimei。

    李宝瓶有些无奈,“那个家伙自称许白,不算太无赖,就是喜欢跟着。”

    李宝瓶与**圣做了个鬼脸,“这家伙,喜欢我有什么用,我又不喜欢他。”

    **圣点点头,一闪而逝,来到那个年轻十人之一的许白跟前,微笑道:“请你离开。”

    那许白欲言又止,有些心虚,又有些想要说话。

    **圣笑道:“年轻十人之一啊,很好,但是别喜欢我meimei啊,她不会喜欢你的。你何苦自扰又扰人。”

    许白眼神坚毅,微微脸红,却大声说道:“我就是喜欢!”

    **圣摇摇头,敛了敛笑意,说道:“以后我也不多管,这会儿还是请你去往别处,不要耽误我meimei远游。”

    许白小声道:“我不会上前去找她说话的,我肯定不会去烦她……”

    下一刻。

    不等许白说完话,他就骇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身在千里之外了。

    而那个青衫书生则站在自己一旁,许白刚要说话,**圣说了句“看来还不够”,就直接将许白“请”去了数万里之外。

    **圣返回李宝瓶身边,微笑道:“行了。他再敢跟着你,你就在心中喊哥的名字,下一次我就不与他客气了。”

    李宝瓶突然有些伤感和委屈,她却又不言语。

    **圣便轻轻按住她的脑袋,笑道:“我熟悉的那个小宝瓶,去哪儿了呢,帮我找找看。”

    李宝瓶笑了笑,晃了晃酒壶,“不常喝的。”

    兄妹二人同行山巅月色中。

    **圣缓缓道:“宝瓶,知道为什么你要从小就穿红棉袄红衣裳吗?”

    李宝瓶摇摇头,“我以为是图个吉利。”

    **圣笑道:“伸出手。”

    李宝瓶有些疑惑,还是伸出手。

    **圣轻轻一拍她的手掌,然后笑道:“以后无此规矩讲究了。”

    李宝瓶问道:“哥?”

    **圣摇摇头,“以后再告诉你。”

    李宝瓶也无所谓,反正有哥在,万事不愁。

    李宝瓶歪着脑袋,笑着提了提酒壶。

    **圣笑着点头。

    红衣裳的年轻女子,喝了一口酒,想着一个人。

    以前,她的身边,一直是有小师叔在啊。

    没事。

    明天再不喜欢他好了。

    ————

    一位儒家圣人离开浩然天下,独自远游,现身于西方佛国。

    身穿儒衫的老人,与一位宝光万丈、照彻十方的菩萨,作揖行礼,“愿为西方净土,略尽绵薄之力。”

    那位坐在莲花台上的菩萨双手合十,还礼读书人。

    老儒士身在地狱,却会心一笑。

    翻佛经,念佛法。在我心中,亦是我辈读书人。

    远游至此,既因儒家大义,也有亲情私心,两不耽误。

    浩然天下。

    位于一洲中部与那齐读为邻的大骊陪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