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七章 春山 (第4/5页)
的崔东山古怪荒诞。 林守一认真,于禄散淡,谢谢执着。 至于李槐……就随意了,反正擅长窝里横。 朱河性情稳重,朱鹿蛮横任性。 当然还有那个陈平安曾经很好奇“打不打得过朱河”的阿良。 这就是陈平安的第一次出门远游。 返乡回家之时,身边多了粉裙女童和青衣小童,而且在那风雪栈道,还遇见了白泽和狐魅青婴。 石嘉春是第一个从回来这边的,她拎着裙摆,一路飞奔回来,踮起脚尖,使劲一拍陈平安肩膀,“混得可以啊,牛气大发了!” 虽然不晓得皇帝陛下今天赶来,与陈平安具体聊了什么,但是石嘉春打小就聪明,还没去学塾读书那会儿,就会在自家铺子里边打算盘帮忙算账了。 一个能让皇帝陛下主动作揖行礼的山上修士。 一个坐在在大骊皇帝身边、竟敢跷二郎腿的家伙。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小镇同龄人当中,当山上神仙,林守一,还有那个杏花巷的马苦玄,都很厉害了。 当官最有出息的,当然是贵为刑部侍郎的赵繇了。 做买卖,得是董水井,不然能与曹耕心、袁正定这样的上柱国子弟做买卖,当朋友? 之前石嘉春就只是将陈平安当成山上的土财主,至多就是跟董水井差不多。 但既然是朋友嘛,当然是混得越风生水起越好。 边文茂被自己妻子这个大不敬的动作,给吓得心惊胆战,脸色微白。 陈平安笑道:“还好吧。” 林守一拆台道:“还好?陈山主让我如何自处?” 石嘉春大大咧咧说道:“早知道这样,当年我家骑龙巷那两间铺子的价格,得至少翻一番,真真是贱卖了。” 边文茂扯了扯妻子的袖子。 在陈先生这边,不可如此无礼。 陈平安望向边文茂,笑着解释道:“边寺丞,上次石嘉春返乡,我刚好在外游历,人不在家乡,就与你们错过了,我也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游历京城,所以直到今天才见面,别见怪。我当年从石家手里,低价购得骑龙巷的压岁铺子和草头铺子,这份人情,很大了。” 今天陈平安的份子钱,是两颗小暑钱,按照山上的市价折算,就是二十万两白银,可能额外还有一两万两银子的溢 价。 陈平安当然不是拿不出两颗谷雨钱,只是不合适。 边文茂连忙笑道:“这些年经常听嘉春说起陈先生,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如今边文茂在小九卿里边的光禄寺任职,担任光禄寺丞,官不大,但是管事,手握实权。 边文茂早年是二甲进士出身,从翰林院离开后,在京城衙门里边多有辗转,先是去了国子监,担任律学助教,然后依次升迁为主簿、国子学直讲,进入光禄寺之前,还当过太常寺奉礼郎,边文茂在官场上的升迁,不快,但是还算稳当。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在六部衙署任职,这辈子当个光禄寺少卿,边文茂是有一定把握的,可要说有朝一日执掌光禄寺,根本不敢奢望。 李槐跟陈平安说起过这个边文茂,是个眼睛长在脑门上的京城官老爷,对他们这些小镇的土包子,不太瞧得起,见着谁都爱答不理的,不过对石嘉春还算不错。 石嘉春笑容灿烂,偷偷伸出一只手,轻轻摇晃,与陈平安示意根本没有这档子事,自己夫君的客气话,你听听就好。 陈平安和林守一离开边家,林守一问道:“要不要去我家坐坐?我爹也算是烧窑出身的,你长辈缘又好,估计跟你有的聊。” 陈平安摇摇头,语重心长道:“守一啊,年纪老大不小了,别看你爹在你这边没个笑脸,只要你成了亲,到时候甭管是儿子女儿,隔代亲这种事情,没道理可讲的,你爹一天露出的笑脸,保管比在你这边一年都多。你要是不信,咱俩可以打个赌,小赌怡情,就赌两颗小暑钱好了。” 林守一面带微笑,嘴唇微动,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了陈平安一个滚字。 陈平安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册子,以心声道:“是齐先生推演出来的雷局,跟龙虎山天师府还是有些出入,我机缘巧合之下,学了点皮毛,编了个册子,你资质好,翻阅过后,看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林守一收入袖中,气笑道:“送礼就送礼,别说得像是收礼。” 陈平安啧啧道:“有脸说我?你这个收礼的,倒是像个送礼的。” 林守一问道:“这就回了?” 陈平安点头道:“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了,然后就需要立即赶往桐叶洲,创建下宗的庆典,具体时间暂时没定,大致是今年冬末或是明年开春,反正你要有空就去,没空就算了。” 林守一说道:“我要是去不了桐叶洲那边,你就让董水井将我那份喜钱一起算上,反正他兜里钱多,几辈子花不完的金山银山,这个掉钱眼里的王八蛋,就喜欢当个土财主,除了闷头挣钱屁本事没有,活该打光棍……” 陈平安忍住笑。 林守一一般不这样。 只有到了董水井这边是例外,道理很简单,两个昔年同窗,少年时就都对李柳心心念念,互为情敌,结果到最后竟然是两人都没戏的下场,李柳没嫁人之前,两人就相互看不顺眼,结果等到李柳嫁给一个外乡人了,如今的林守一和董水井,再每次重逢,看待对方就是另外一种不顺眼了,大概两人额头上都被对方贴了张标签,上书两个大字,废物…… 林守一刚要告辞离去,与陈平安对视一眼。 陈平安与小陌心声一句,让他带着仙尉跟随自己,一起走趟春山书院。 马车上,余勉问道:“陈先生怎么说?” 皇帝宋和揉了揉眉心,“他说下次路过京城,再给个确切说法。” 余勉伸出双指,轻轻捻住皇帝的袖子,眯眼而笑,娇俏言语道,“不许生闷气啊。” 宋和哑然失笑,反手握住她的手。 只羡鸳鸯不羡仙。 余勉笑容如常,低下身来,将脸颊贴在皇帝手背上。 她只当不知道皇帝手心都是汗水。 显然在她送去酒壶酒杯后,双方聊得并不算太轻松。 春山书院。 老秀才等着弟子陈平安,再传弟子林守一。 林守一很好啊,就是至今还打光棍这点不太善喽。 老秀才对这座书院,印象很好啊,这不上次就在这边,不花钱认了个叫周嘉谷的远房侄子。 老秀才就在春山书院门口等着。 他很快就要返回中土文庙了。 老人双手负后,仰头看着书院的匾额。 春山。 字写得好,名字也取得好。 齐静春的春,崔东山的山。 陈平安和林守一落下身形,各自作揖行礼。 老秀才转过身,笑问道:“平安,守一,你们说说看,最喜欢我的哪篇学问啊?” 陈平安的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