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八百九十四章 天下皆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天下皆知 (第4/6页)

”,却是禁忌重重,

    一来,人之精神气的去留,不是修士积蓄天地灵气,用完了可以补,尤其是那些即将寿终正寝的迟暮老人,整个人的精气神,如江河汹汹入海,一去不返。

    故而许多有福之人,老人其实对于生死大限,是有所感应的。尤其是佛门龙象的高僧大德,道家的得道真人,甚至可以准确知晓具体的时辰。

    就像在海陆之交,稍稍驻足观望,这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再者山上人为山下人,续命添寿一事,有点类似寅吃卯粮,会折损服药之人冥冥之中的祖荫福报,所以这两枚丹药,真正的妙用,是以一份阴德炼丹入药,可以为姚老将

    军增添一年有余的阳寿,相当于一场时日极长的回光返照。而这已经是极限了。

    小陌突然说道:“公子,如果没有猜错身份,那个府尹大人很快就会登门了。”

    陈平安还是站起身,道:“跟他碰头后就去姚府。”

    在门口那边,遇到了不再满脸胡茬的姚仙之,虽然这位京师府尹神色略显疲惫,但是一双眼眸明亮得像是昔年的少年。

    一起走出巷弄,陈平安与姚仙之说了丹药的时候,一瘸一拐的姚仙之,甚至都没说半句客气话,跟陈先生客气什么。

    不能改口喊声姐夫,才是人生憾事。

    姚仙之轻声说道:“陈先生,我帮忙查过了,北晋国那边,没有陈先生上次说的僧人住锡如去寺。”

    陈平安点点头,“真正有佛法的僧人,就只能随缘而见了。”

    上次重逢,姚仙之解开不少心结,终于下定决心,不去边关在马背上重cao旧业了,他会继续当这个京城府尹大人,不过陈平安得预留一个下宗供奉位置给他。

    北晋国的年轻皇帝崇尚佛法,据说一次夜宿禅寺,梦中有异人相授,得到了一份失传已久的水陆仪文原本。

    今年开春时分,皇帝陛下现身一场水陆法会,让礼部尚书宣读仪文,并且御笔敕书“水陆无碍道场”匾额,故而一国之内,水陆佛事,大为盛行。

    姚仙之大大咧咧问道:“什么时候创建下宗?有没有具体的日子?我这个当供奉的人,肯定是要参加的。”

    陈平安笑道:“就在明年立春这一天。”

    姚仙之神色古怪。

    怎么是这么一天?立春时天子有率领百官去郊外迎春大礼,就连自己这个京城府尹,都要负责打春。

    所以皇帝陛下是肯定无法参加那场庆典了。

    上次陈先生做客金璜府,皇帝陛下驻跸松针湖,明明只隔着几步路,双方却还是错过了。

    陈平安和姚仙之坐在一辆马车车厢内,这家客栈离着姚府不远。

    小陌坐在那个车夫身旁。

    姚仙之试探性问道:“怎么不干脆住在我家?”

    陈平安解释道:“送完丹药,确定姚老将军服药无恙后,我们就会马上离京,去一趟蒲山云草堂。”

    姚仙之问道:“这么着急啊?”

    陈平安笑道:“明年立春就要创建下宗了,府尹大人你自己说,我这个上宗宗主忙不忙?”

    姚仙之神色复杂。

    再忙也不差这三两天的啊。到了姚府,来到那间贴有多张符箓的屋子,等到姚仙之帮着姚老将军服下两枚丹药后,坐在床边的陈平安,轻轻拿起老人的手腕,仔细查探脉象,最后转头与姚仙之轻声

    说道:“放心吧,没什么问题,姚老将军很快就可以醒过来,到时候你小子再忙,也要抽空陪着爷爷走走看看。”

    姚仙之先喊了声陈先生,然后抬起那条胳膊,重重握拳,在心口处轻轻一敲。

    陈平安动作轻柔,将老人的胳膊放回被子,再垫了垫被角,这才起身,与姚仙之一起走出门外。

    小陌就安安静静站在门口这边。

    陈平安拍了拍姚仙之的肩头,“忙去,不用管我了,我自己在这边等着老将军醒来。”

    姚仙之笑道:“忙个屁的忙,这些天就没睡个安稳觉,总得歇口气。”

    最后姚仙之拉着陈平安在这边吃了顿晚饭,听府上管事说爷爷醒了,三人赶紧放下筷子,一同去往隔壁的院子。

    老人背靠床头,精神不错,笑望向门口那边与孙子一起跨过门槛的青衫男子,问道:“仙之,通知陛下了吗?”

    姚仙之摇头道:“还没呢。”

    然后姚仙之试探性问道:“爷爷,我这就去给宫里边传消息?”

    看着那个神色自若的臭小子,轻提青衫长褂,缓缓落座床边的椅子上,老人朝姚仙之摆手笑道:“不用啦,求不来的事,吓不跑的人。”

    之后老人就只是与陈平安聊了些当年事,至于家国天下大事,只字不提。

    聊了足足小半个时辰,姚老将军才放过陈平安,只是让他离开蜃景城之前,必须再来家这边吃顿家常便饭,陈平安答应下来。

    姚仙之陪着陈平安走到门口,他要返回府尹衙署继续处理一大堆公务,寻刀一事,只是迫在眉睫的一桩眼前事,其余乱七八糟的事情,更是多了去。

    化雪时份京师又琼花。

    雪夜访道观。

    陈平安走在一条小巷中,在这大泉京城最西边,有座名为黄花观的小道观,前不久刚刚解禁,皇帝陛下撤掉了一拨暗中“护卫”道观的皇室供奉修士。观主刘茂,曾经的三皇子殿下,后来的大泉藩王,在国祚绵延不断、却换了国姓后,刘茂就主动请辞,得了份道门度牒,在京师内的这处小道观潜心修行,闭门谢客,如

    今道号龙洲道人,只收了两个孤儿出身的小道童当弟子,刘茂教了些道法口诀和仙家吐纳术,只是两个孩子不知无价宝,比较惫懒,觉得比洒扫庭院麻烦多了。

    刘茂听到一阵敲门声,披衣起身,开门后,见着了那个与自己如故友重逢的青衫客,刘茂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

    恶客登门,看架势,又来自家小道观打秋风了。陈平安咦了一声,打量了一眼刘茂,满脸意外,拱手摇晃,笑道:“恭贺观主,距离上次一别,这才几天功夫,就已经顺利破境跻身龙门境。实在是太过意外了,所以今天

    空手登门,见谅个。”

    刘茂扯了扯嘴角,“好说。”

    犹豫了一下,刘茂终究是没敢说出那句“有机会补上”,担心今夜自家道观就会落个寸草不生的下场。

    两手空空登门,岂不是正好满载而归?

    小陌已经帮忙关上道观大门,陈平安与刘茂并肩而行,开始介绍身边的两位学生弟子。

    “弟子裴钱,刚刚成为一位止境武夫。”

    “学生曹晴朗,大骊上届科举,京城春闱的会元,殿试的榜眼。”

    刘茂闻言便与那年轻男女,打了个道门稽首,只是心里难免疑惑,两者能相提并论吗?

    大骊科举的含金量再高,可四年一度的京师春闱,哪次没有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

    可是一洲之地,才几个止境武夫?家乡这边,如今就只有武圣吴殳和黄衣芸两位宗师而已。

    刘茂打算领着一行访客去正屋那边喝茶,陈平安没答应,说用不着那么麻烦,咱们就去观主书房一叙,那儿挺清净的。

    这位黄花观的龙门境观主,在推开书房门的时候,眼皮直颤。

    若说不小心遭了贼,被洗劫一番,是自家道观看护不利,怨不得别人,可自己这算怎么回事,对方明火执仗,强取豪夺,自己还要帮忙开门?一座厢房,被刘茂拿来当作书房,屋内装饰简朴,跟上次陈平安造访此地,差不多还是老样子,一张书案,一件宫中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