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第375章 昆仑封禅,打假欧洲,思想碰撞,民间百态(除夕快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昆仑封禅,打假欧洲,思想碰撞,民间百态(除夕快乐) (第5/7页)

竟过上小资生活了,不愿意把精力投资到下一代,而是更想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

    还有一点,是婆婆家庭地位直线下降。

    以前婆媳关系中,婆婆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孝道作用下,导致婆婆蛮横无理。

    而最近几年,民间彩礼暴涨。

    这个彩礼,可不是中枢控制的,而是在外藩赚到钱的人,回来娶媳妇,带动的彩礼暴涨。

    明女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等人。

    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

    外藩明人,玩惯了土著和白女,都觉得明女好,所以不惜重金,回国娶媳妇。

    政策也推动明女外嫁。

    对于外嫁的明女,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

    这就促成了,外嫁成为一种潮流。

    本地男人找不到媳妇,只能一味提高彩礼,玩命开卷,带崩了生态。

    彩礼价格连年疯涨,买房买车是基cao,现在又加上天价彩礼,导致社会上的女子身价暴涨。

    生女儿比生儿子更合适!

    直接打碎了民间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人都是势利的。

    以前生儿子,因为儿子是劳动力,还能防老。

    现在儿子是啃老啊。

    一房两车,两台自行车便宜,但房子贵呀,大明房地产,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中。

    贷款买一套房子,要掏空祖孙三代钱包。

    然后娶媳妇了,忘了娘了。

    要还贷,要养家养孩子,根本养不了父母呀,这就造成了亲情的疏离,这在以前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

    养儿防老,没人说出口,但所有人都在做。

    不做的是异类,是犯罪的。

    现在,做的反而是异类。

    孝心的人越来越少,人性越来越冷漠。

    以前,路人讨口水喝,本家都会拿出好东西招待萍水相逢的客人。

    现在,亲戚见面,除了攀比外,没有一句真情话,至于拿好吃的给亲戚吃,别做梦了,我儿子还不够吃呢。

    以前是爹妈当家,现在是儿女当家。

    整个社会实行大颠倒,人心也彻底崩坏了。

    哪怕皇帝连年下圣旨,要求民间苦读经义,但谁读那东西啊,里面说的更没人信了,圣人之道都是傻子之道,什么吃亏是占便宜,那都傻子,现在是商品社会了,醒醒吧……

    大同社会那么好,为什么房价不掉价?

    为什么不涨工资,只涨房价?

    为什么口袋里没钱,却要处处花钱?

    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全都在激化。

    所以呀,老百姓会算账,立刻发现生女儿合适呀,女儿有彩礼,家里不补贴嫁妆也没问题。

    一家女百家求,这是常态。

    女儿长得丑,也能嫁得好。

    长得漂亮,那就去给达官显贵当小妾去,鸡犬升天。

    直接影响就是,民间生育率降低。

    以前一家恨不得生20个孩子,因为免税呀。

    现在,恨不得就生一个,最好是女儿,千万别生出儿子来,那个倒霉玩意……

    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移民问题。

    皇帝对多儿多女的家庭,进行强制移民,这就导致民间不敢生育,生了养大了,被移走了,倒霉死了。

    女子地位直线提升。

    儿子地位暴跌。

    景泰四十五年,大明出现第一例,儿子不给父母养老的案例,儿子被判为移民捕鱼儿海。

    当时,全社会指责这个儿子。

    现在,儿子不给父母养老,在民间竟变得屡见不鲜,指责的声音越来越少了。

    景泰五十年,皇帝下圣旨,子女都有给父母养老的义务,不给养老的子女,皆判徙刑。

    以前这还用说?这是两千年来约定俗成的礼法啊,还用下圣旨吗?

    可现在,变成了义务,是必须要承担的事情!

    而这,反响寥寥。

    民不举官不究,世界上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哪家爹娘舍得把儿女告上官府啊。

    因为爹娘舍不得,导致这波风气正在向全社会蔓延。

    同年,大明设立第八部,司法部。

    民间设法院,管民间案件。

    可社会风气,不是一道圣旨就能改变的。

    就像当初裹脚,皇帝下了多少道圣旨,用途并不大的,最后是皇帝把裹脚的官小姐赶回家,这才刹住了官场中的裹脚风波。

    但是,至今,都有人在裹脚。

    只是裹脚的不是汉人而已,国外的女人,都要裹脚的,汉人到底有没有,皇帝会知道吗?

    关于此事,皇帝不停下圣旨,每年都有圣旨,还是没用。

    这种畸形审美,无法理解。

    也刹不住这股风潮,没有买卖才没有杀害。

    还有溺杀女婴,这些年一直都有。

    但是,近几年,生育率暴跌之后,确实少了,几乎没有了,因为女婴值钱了。

    送去养济堂,让皇帝帮养的女婴也少了。

    前几波这些女婴是到民间教书,过得都不错。

    再之后,则是受教育后,全部送去外藩。

    民间百姓是会钻空子的。

    发现,去外藩了,肯定不愿意把女儿送去京师,让皇帝那个傻子帮着养了。

    出生率暴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