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道之基石在我手,当砍则砍 (第3/3页)
了。 江瑚很庆幸,自己能遇到樵翁这样的人,实在是没有比自己更幸运的人了。
但他知道,樵翁年岁太高,刚刚肯定是被自己吓坏了,现在已经休息去了。 江瑚回到竹林小屋,又稳固了自身后,开始想樵翁所说,长生损补之道,不老心秤之事。今日既然已经知道如何修补自己,江瑚一定要把这件事弄清楚…… 只是,又是一夜不眠。 第二天,还不等江瑚行动,樵翁便来找他来了。 天不亮,还是灰蒙蒙,竹门被敲响,只听:“不知,小友可还在么?” 江瑚去开门,把这位好邻居,好朋友让进了屋里。 “原来小友还在,我当你已走了。” 江瑚不明白,道:“呵呵,我又能去哪里,樵翁请坐。” 樵翁进屋,坐在还是他给江瑚编制的竹椅上,又道:“昨日见你突然暴起,变得凶神恶煞,可是把我吓坏了。但后来又见你坐地,如老僧入定,我便知道小友必定有所感悟,今晨不见你人,自然是当你已离去。” “去了想去的地方。” 江瑚家里寒酸的很,无粮无水,也只能笑笑坐在一边,道:“我确实是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奈何啊!” 现在,江瑚除了叹气,真的无可奈何。昨晚想了一夜,他已经明白此界大道不在天地之间,而在自己身上找。 只是,他还没找到…… 可,樵翁惊讶道:“小友不是已经有所感悟,为何不能去?” “这……”江瑚也想解释,把自己的事情说明白,可他确实不知道怎么说。 “走,去我家吃点早饭,慢慢聊。”樵翁热情把江瑚请去了自己家。 吃过早饭,两人坐定,江瑚才把感应不到道碑,就没办法离开的事情,变着法儿的解释清楚。其中的不可思议,江瑚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听完,弄明白江瑚的事,樵翁却来了一句:“道之基石在我手,当砍则砍啊!” 江瑚傻愣,不明白樵翁怎么会说起这话来。 见江瑚还是不懂,樵翁也不纠结,问道:“再有两天,东西我已准备差不多,小友可愿辛苦,随我进山烧炭?” 江瑚考虑都不考虑,答应道:“当然,我还想听樵翁说说这山里的道儿,日后我应该也要做个樵夫,好换些米油,毕竟人活着不能苦了自己,要是太苦就活不下去了。” 人生若只有苦,你还愿意活吗? 这两天,帮着樵翁准备进山用的工具,江瑚的心境才慢慢的恢复了过往那般,整个人的状态就像是朽木逢春,焕发出了新的枝芽。 一个人的新生是什么?每个人的死寂状态不一样,新生也不一样。状态很奇妙,谁又能说的出来呢? 进山烧炭是个辛苦活儿,选木,砍伐,堆砌土质闷窑,点火后要时刻控制火势,一连十几天,才能烧制足够过冬用的炭,然后再把炭运回家,保存。 这一转,冬天的雪便已来了。 第一场雪下的很大,它似乎就是要告诉你,我来了,你们可给我藏好了,要是把自己冻死可别赖我。 竹林,看雪,屋里烧着山外城里买来的煤,江瑚不会再傻傻的站在雪里,就算这位情人很美,他也不会再干那么傻的事。 竹杯里是茶叶水,绿茶,热气腾腾,这样的天就该这样享受生活的美好,无论多么穷困潦倒,都该好好的享受,一次也好。 “道之基石在我手,当砍则砍!” 自那日与樵翁谈论何为长生,不老道,知道了长生在损补循环,江瑚便进入了一种奇妙状态。 虽然,他仍感知不到大道道法之力的存在,但他知道自己已用一种诡秘的方式入道,道很长,所以是长生大道。 而这些天,他也将自己心里那杆破败的心秤修补好,所以才能恢复过往那般心态,这才是真正的不老大道。 江瑚的状态正如樵翁送给他的这句话,“道之基石在我手,当砍则砍”。他已抓住了那天进山砍柴时没有抓住的感觉,正因此他觉得自己可以走了,但是还不能走。 “既然来了,总要留下点东西,只是那几本游记可不够,毕竟此界无道,道在己身……” 游记;自,隐居深山,偶遇老翁,比邻而居,几番交谈,自被点醒…… 此界之道,不可外求,亦不向内求,当向己求,正如“道之基石在我手,当砍则砍!”…… 道已在身,江瑚自然是,当去则去! …… 这一日,冬雪有消融之景,樵翁自觉很久没有见过自己那位小友,然后便去了江瑚家里。 “哈哈哈……” 只是,当樵翁看见竹屋里只留下了一屋的游记,却没了江瑚的人影,樵翁只是笑哈哈的,自语道:“小友已去,我何苦忧愁。” “唉,只是日后无人与我对话,又只能与飞鸟小兽交谈,确实有些寂寞,出山如山又太麻烦,毕竟我也是个一百零七岁的老人家了,比不得小友潇洒啊。哈哈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