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假窑 (第1/2页)
张扬来的时间有点不巧。 卢老师去了盛海的二儿子家,准备过年了。 接待张扬一行人的是工坊的负责人,卢老师的大儿子,卢若愚。 今年轮到他在牛家村的窑里值班。 卢若愚是认识老何的。 以前卢老师还在博物馆上班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吃过饭。 听老何介绍说,眼前这位年轻人,就是现在博物馆管事的副馆长,卢若愚有点惊讶,也有点不以为意。 之前那位留学归来的小汪馆长已经够年轻了,现在换个了更年轻的? 看来海林博物馆在走下坡路了啊! 但是当他看到老何从后备箱里拿出来的礼品时,马上换上了一副笑脸,笑着接过了东西。 “张馆长,你们太客气了,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哈哈,一点小礼品而已,不成敬意。这两份补品,到时候还要托您转交给卢老师。”张扬非常亲热的把高价买的礼品递过去。 这些礼品真不便宜,但张扬毕竟是新馆长上任,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 “谢谢您,东西我一定带到。” “话说回来,张馆长,您叫我小卢就好了。不用这么客气的。” “别别别……要不我就叫你老卢,你叫我小张吧。”张扬看着对方有些花白的头发答道。 卢若愚起码四十岁了,张扬要是一声“小卢”叫出来,估计在场每个人都要尬住。 “也行,小张馆长您随意就好。”卢若愚点点头。 他刚才粗略的瞄了一眼,博物馆带来的礼品少说也要两三万。 这位年轻的张馆长真给面子。 所以他也没忘了和沈书语打招呼:“这位一定就是馆长夫人吧?” “不是……”张扬刚想解释,突然被人抢断。 “现在还不是。”沈书语笑了笑说。 “对,现在还不是。”张扬也笑了。 寒暄过后,张扬提出想看看怎么烧建盏。 卢若愚当仁不让的带着三人参观。 他边走边介绍说: “建盏这种瓷器比较特殊,必须得用建阳那边的原矿土烧制。那边的矿土含铁量比较高,所以烧出来的建盏能吸附磁铁,又被称为铁胎。” 这些话都是科普知识,张扬其实是知道的。 但是看沈书语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应该是第一次听说。 张扬也就跟着耐心的复习了一遍建盏的知识点。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存放原矿土的地方了……” “这些都是伱们从建阳运过来的吗?”张扬看着面前一个个垒起来的编织袋问道。 谁能想到矿土是这么保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粮仓呢。 “对,都是。”卢若愚解释说,“我们在建阳当地注册了公司,但是因为场租等原因,那边只设立了办事处。” “东西都是在这边烧的,如果有大批量的订单,还要运过去发货。” “这么麻烦吗?成本优势在哪儿?” “主要是用电和人工,还有就是我爸爸他一直有在村里建窑口的打算……” 卢若愚一提到电费,张扬就懂了。 现在烧建盏,用的几乎都是电窑。 电窑可以看成一个大的电烤箱,烧制瓷器所需要的一千多度的高温,都是用电加热上去的。 这背后的耗电量可想而知。 所以哪怕一度电的价格就差半毛,那累积下来也是一大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