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第2/3页)
r> 经历了刚才的事,几人算是有点交情了,他也就没遮遮掩掩的,直接告诉韩老板,过段时间要去沙特办华夏古玩展的事。 “把我们村的青铜器卖给石油佬吗?”韩总大受震撼。 烟云涧村从事仿古青铜器制造的企业和小作坊,一共有13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产品远销海内外。 但中东是他们从未涉足过的市场。 “实不相瞒,我这里的青铜器,最大的海外客户是高丽的棒子,其次是英国佬。” “棒子那边一直想偷青铜器的仿制技术,我就抓准这个痛点,卖一些很难仿制的假青铜器,收割他们。” “东亚、还有东南亚的人,买青铜器我可以理解,甚至欧洲的青铜器我们也有卖,但是石油佬买这玩意儿过去干嘛?” “装石油吗?” “管他们拿去干嘛。”陈彦光撇了撇嘴说道,“咱们做生意的,最重要的是能挣到钱。” “陈总,您是专门做海外古玩生意的吗?” 韩老板事先并不知道陈彦光的身份。 张扬见状,赶紧凑上去说: “请容许我向你介绍。” “这位长相兼具冯巩和郭达斯坦森特点的老帅哥,就是河东集团掌舵者背后的男人,华夏古董市场暗黑四天王之一的陈彦光,陈总。” “当然你也可以称呼他,程家赘婿。” “滚滚滚,你还是沈家赘婿呢!”陈彦光没好气的说道。 “河东集团?”韩老板挠了挠头,看向老柳,“你们集团的人,不都被你举报的差不多了吗?” “怎么还有人在外面晃悠啊?” “陈总从良了。”张扬帮着解释道。 “哦~”韩老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颇有急智的走上前,一把握住了陈彦光的手。 态度比刚才面对张扬时还热情。 只有做古董赝品生意的人,才知道河东集团这块招牌有多厉害。 就这么说吧,现在有些国宝帮搞线下交流会,你说你是河东集团的销售,基本很难活着走出去。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 陈彦光挣扎的挣脱了韩总的手。 “你这边有没有适合去海外展览的高仿青铜器?” “四羊方尊怎么样?”韩老板很快的回答道。 陈彦光拿不准,回头看向张扬。 后者点点头:“可以,但只能算一件。” “这种大的、复杂的青铜器,一件可以解释为国家博物院的复制品,还是能卖上高价的。” “那后母戊鼎应该也可以吧?” “不行。”这次是陈彦光摇了摇头,“那玩意儿重1600多斤,我相当于运了一大堆青铜出去,万一卖不掉的话,光运费就亏麻了。” “是这个道理。”张扬接着帮陈彦光问道,“刚才你说,欧洲那边的青铜器你们也有仿制,现在有成品吗?” “我们想看看。” 提到青铜器,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华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国宝。 其实近些年,欧洲,尤其是西欧的考古界,也在发大力。 不断有公元前的青铜器出土,而且时间点都很巧,刚好卡在华夏的商周左右。 好像和遥远的东方约好了一样,要在这个时候开始批量生产青铜器。 这种“出土”的东西,张扬当然是不信的。 青铜时代从华夏往西,应该在中亚,和欧洲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最多也就传播到古希腊,离英吉利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这一点也和古玩市场的情况不谋而合。 根据张扬从佳士得了解到的情况,除了华夏的青铜器,那边卖的第二好的是古埃及的各种青铜雕塑,第三是中亚的小件青铜器。 至于英法德的,闻所未闻。 之前网上有推论说,就算当地真有符合年代特征的青铜器,也有可能是其他文明旅行到那儿的人留下的。 这也是当地虽然发现青铜器,但不成体系,相互之间也没有关联的重要原因。 总不能在南极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就宣称南极洲在青铜时代有文明吧。 不过张扬考虑的,都是一级古玩市场的东西。 像韩老板他们卖给欧洲买家的仿品,主攻的是二级市场,或者叫下沉市场。 和张扬理解里的青铜器,差距有点大。 当他和陈彦光走进仓库的时候,看着琳琅满目的器物,都惊呆了。 在西欧卖的竟然是这些东西吗? 比国宝帮还夸张啊! 货架上放的最多的东西,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