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5章 冶炼专业 (第1/3页)
“算了算了。”陈彦光摇摇头。 他本来雄心壮志的,但是一看见张扬奇怪的笑容,他就脊背发凉,总感觉没好事。 反正对现在的陈彦光来说,挣钱才是最重要的。 这关系到他婚后的好日子,其他的都不着急。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彦光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韩哥,除了这把德国出土的剑,还有没有别的货啊,在国外很有名那种?” “有啊,来看看这个。” 韩总引着陈彦光往前走。 张扬也没闲着,他把仓库里的几把青铜剑拍了高清的照片,发在了考古队的小群里。 随手留点证据是个好习惯,这是老楚教的。 楚局长让考古队的队员们,在遇到奇特古玩的时候,不管有用没有,都先发在群里。 留个档,同时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就有新发现。 这次,张扬的图片刚一发出去,楚家爷孙俩就回复了。 楚子强:扬哥又去采风了啊? 楚振民:现在国内已经有人开始仿制欧洲的文物了吗?很有想法啊。 张扬没解释这种青铜剑背后的故事,而是回了他们爷俩两个“龇牙”的表情。 复杂的事情在网上说不清楚,等下次见面了,当面聊,比较容易有惊喜的感觉。 视线回到韩老板的仓库里。 陈彦光正盯着一件木箱子里的青铜器挠头。 “这东西,是船锚吗?” “什么宝贝啊,让我康康。” 张扬主动凑上去。 箱子里的青铜器,形状确实有点像船锚,尤其是上面螺旋状的纹饰,就像船锚两边的弯钩一样。 但只要看到物品上半部分空心的柱状结构,就应该明白,这东西是要装木头手柄的。 只能说陈彦光古玩见少了,想象力还是差了点。 青铜器配木手柄很常见。 “这东西应该是北欧那边,凯尔特人的仪式斧。”张扬分析道。 “斧头?这连刃都没有啊?” “仪式斧,礼器。”张扬做了个举斧头动作,“就站在皇帝,不对,那个时候还没有皇帝,应该是领主。” “领主的仪仗队,就拿着这玩意儿站在两边。” “哦,就像咱们国家,古代皇帝背后拿扇子的宫女对吧?”老柳问道。 “没错,北欧那边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凯尔特人,现在的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都是凯尔特人下面的分支。” “罗马帝国的时候,罗马人口中的三大蛮族,就是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再加上斯拉夫人。” 关于北欧的历史,张扬了解的不多。 他知道这点,还是因为刚上大学的时候,室友覃铠为了追一个喜欢西欧神话的妹子,硬带着大家去蹭了一下西欧历史的选修课。 张扬上完课后的感觉就是: 罗马人真会玩,欧洲的开放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和华夏完全不一样。 “这玩意儿也是欧洲那边发现的吗?”陈彦光挑了挑眉,问张扬的同时也在问韩总。 张扬当然懂他的意思。 他是想问,这是不是,也是假货被当成了真文物。 “你有点想多了,这东西确实是在丹麦发现的,但这是正儿八经的凯尔特人的文物。” 这件青铜斧的原型和德国那把青铜剑不同。 西欧确实发现了成体系的凯尔特人文物。 罗马人的古籍上也记载了西欧蛮族的情况。 北欧的青铜时代,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600年。 和华夏境内青铜器从零开始慢慢发展不同,西欧那边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出现了不少的青铜器。 这倒不是欧洲人造假,而是因为西欧根本就没有铜矿,也没有锡矿,本地产不了青铜,当然也就不存在早期青铜器的雏形了。 他们能进入青铜时代,完全是因为西亚的青铜器冶炼技术,沿着地中海进入到了意大利、希腊、埃及这些文明古国。 当地炼好了青铜原料后,再通过贸易的手段进入西欧。 换句话说,西欧的青铜全靠进口。 买的人家炼好的铜原料,回来自己重新铸造一遍罢了。 当然,这种进口的青铜很贵,所以当时打造的器物,大型的礼器偏多。 都是贵族用的。 “没错。”韩老板对张扬科普的知识表示认同,“这种青铜斧,我们就是专门做英国贵族的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