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行为艺术 (第3/3页)
时问好, “你的书法真好!让我见识到了中华文化之博大。”
“哈哈,书法虽好,但我更喜欢戏剧。” “要我说,还得是!最近的那些也非常优秀,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 陆时被簇拥着落座。 他身前的桌子上立即摆满了威士忌、雪茄。 陆时笑道:“你们都喜欢《哈利·波特》?我还以为,大部分是年轻人在读。” 现在,《镜报》版已经连载到第二部的《密室》了, 漫画版也在打配合。 前几天,玛格丽塔还拍来电报,说报纸的销量又攀新高,《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加起来都不够《镜报》打的。 有人好奇道:“陆爵士,你在第二部中提到了一个新的物种——家养小精灵。它们实力强悍,却被圈养起来。你塑造这种生物,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话音未落,就被旁边的人推了一把, “你说什么呢?” 又有人附和道:“家养小精灵这种生物被古老的魔法束缚,不能攻击主人。《哈利·波特》是童话,你别往那些有的没的上引导。” 提问的人不由得恼火, “书是陆爵士写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解读啊。” 这话相当于: “Lu就是个破写的,懂个锤子的《哈利·波特》!” 众人对其翻白眼: 切~~ 陆时笑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求同存异。” 这个开放的态度使得众人盛赞。 又有人上前, “陆爵士,《哈利·波特》固然很好,但我更喜欢你的《特朗特慕特的阴霾》。而且,多亏了你擅长多国语言,这部的法语版比英语版更有韵味。” 陆时:??? 自己什么时候写过这种书? 他问道:“特朗特慕特是什么?” 现场的人都懵了, 过了片刻,有人说道:“那是南特的一座小镇,位于卢瓦尔河左岸,小镇里是类似迷宫般的村庄。” 陆时不明就里, 自己连南特都没去过,更不用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特朗特慕特了。 他说:“那部的作者是我?给我看看!” 对方立即回屋翻行李箱,不多时便带着一本名叫《怪诞夜》的法国杂志回来了, “上面有很多你的恐怖啊。像《克苏鲁的呼唤》、《特朗特慕特的阴霾》、《裘德神歌》……” 陆时接过杂志, 全书共九则短篇,都有一个特点—— 作者:Lu。 但克苏鲁神话,陆时只写了三部: 《克苏鲁的呼唤》、《缸中之脑》、《星之彩》, 别的那些,听都没听过。 他翻开《裘德神歌》, 开头便是一首歌谣: —— 在幽暗之夜,星辰隐去, 长长的阴影坠落下来,就在那隐秘神龛, 星辰间的歌,无人知晓, 歌声默默地消逝在卡尔尼佐耶…… —— “那个,” 陆时有些不确定, “现实里有卡尔尼佐耶这个地方吗?” 众人视线交流,片刻后得出结论,异口同声道:“没听过。” 所以,这确实是个虚构的地方。 陆时便开始阅读, 中记载了一个个暧昧不明、如真似幻的梦境, 因为无论歌谣还是行文,都很有克苏鲁风,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会让读者有种渐渐被哈斯塔送来的梦支配的感觉。 陆时沉吟, 知道设定集的,只有那些法国作家, “嫌疑人”的范围不大。 于是,他又仔细阅读,寻找一丝丝蛛丝马迹。 没多久,他说道:“基本可以确定,这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先生的作品。” 其实不难判断, 当下的普鲁斯特正在走向意识流文学,而《裘德神歌》描述的梦境特征明显。 且陆时之前作为儒勒·凡尔纳奖的评委,深入读过普鲁斯特的送选作品,所以对其行文风格比较了解。 现场的人有些懵, “陆爵士,你的意思是,《裘德神歌》不是你的作品?” 陆时笑, “不止这一篇。” 他开始翻阅其他文章, “ 这篇《特朗特慕特的阴霾》我拿不太准,感觉是庞加莱先生所写; 这篇简单,一定出自儒勒之手; 这篇……这篇我看着像法郎士先生写的,尽管他刻意模仿了《克苏鲁的呼唤》的重复修辞,但其刚硬的文风不好隐藏; …… ” 现场之人无语, 感觉这帮法国作家在搞行为艺术。 陆时却对原因心知肚明, 凡尔纳他们,大概是觉得灵感来自于克苏鲁设定集,而设定集是陆时的点子,所以才统一署名。 陆时感慨, “老哥们真给面子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