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海商案引子,忠勇尤天爵(万字章) (第5/5页)
当年的窈窕少女。跟常风同岁的她,身体年年发福,好听的叫珠圆玉润,不好听的叫臃肿。 不过,常风倒是对她那一身白花花的rou情有独钟。 体重虽然上去了,刘笑嫣的骑射功夫却丝毫不减当年。 这十几年来,她在家闲来无事就练箭消磨时间。箭法愈加精进。 当然,嫁给常风十七年,她床榻上的十八路弹腿功夫亦趋于化境。 刘笑嫣穿着一身男装,骑在马上。百步之外,一只野兔窜过。 刘笑嫣搭弓拉弦儿,箭簇脱手而出“嗖”、“啪”!正中野兔。 朱厚照是女先生的迷弟,大喊道:“皇姨厉害!皇姨箭法下无敌啊!” 刘笑嫣是张皇后的义姐,故朱厚照一贯称她为“皇姨”。 常破奴亦忙不迭的拍起了母亲的马屁:“娘百步穿杨,简直就是当世的花木兰、梁红玉!” 刘笑嫣却道:“别急着夸我。殿下,记住了,射箭要料敌于先。不能只射死靶子。” “真正到了战场上,敌人是活的,马也是活的。” 朱厚照忙不迭的点头:“记住了皇姨。” 常风远远的望着朱厚照等人,并未上前。他今日的任务是保护太子殿下。 不光刘瑾、李东阳懂伺候好太子是最大的前程,常风同样懂。 这三年来,他有意识的接近太子。别的不,在未来的大明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总是没错的。 弘治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京官们虽从不明言,心中却都有数,皇上崩地裂,恐怕也就在三五年之内了。 很多官员都开始巴结十一岁的太子朱厚照。 大家都是一个心态:巴结上大明未来的皇帝,今后的前程才有保障。 常家在这方面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且射猎临近中午。一名大汉将军纵马来到了朱厚照面前,随后下马跪倒:“殿下,李先生让您回宫,准备下晌的课。” 朱厚照的眉头蹙成了八字:“李先生怎么跟催命鬼似的。” 话虽这么,他却只能听从李东阳的。他怕李东阳又跑到乾清宫,在弘治帝面前他的不是。 少年朱厚照心里,对先生李东阳恨得牙根痒。 刘健、李东阳、谢迁组成的内阁,这三年来可谓是权势熏。 弘治帝体弱多病,很多政务只能让内阁三阁老帮他处理。 内阁的身后,是整个文官集团,文官集团身后又站着整个士林。 内阁的强势,导致文官的集团变得愈来愈不可控。 常风这三年来虽拼了命为厂卫争权,却逆不过朝廷大势。 加之锦衣卫的正牌指挥使牟斌是个仁慈的人。仁慈有时候换种法就是软弱。 厂卫权势尚存,但远远不及成化朝时。 射猎结束后,常风和夫人、儿子回了府。 常家还是那几口人,没有添丁进子。 刘笑嫣和九夫饶肚子无论常风怎么努力曰,就是曰不出一儿半女。 张道士给常风算了一卦,常风命中只有独子。 常风也认了命。没有再收妾。当然,偶尔去怡红楼放放水也是有的。 正吃着饭呢。一个人来到了常府。 这人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 杨廷和这些年可谓是步步高升。 内阁三阁老很看好他,也很器重他。前几年,李东阳向弘治帝举荐,由杨廷和负责《大明会典》的编修。 半个月前,《大明会典》修成,杨廷和因功被拔擢为左春坊大学士。 如果礼部尚书离入阁只差一步,那左春坊大学士离入阁就只差了半步。 杨廷和时年只有四十三岁。可谓是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杨廷和一脸悲赡表情,来到了常风面前。 常风问:“杨大学士这是怎么了?家里哪位亲友去世了?” 杨廷和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兵部塘报:“常兄,尤爵.殉国了!” 当初南祭妈祖,常风、杨廷和、尤爵三人共过生死,在永宁城的城墙上共抗过倭寇。 听到这个消息,常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谁殉国了?” 杨廷和重复了一遍:“尤爵殉国了。” 常风连忙打开了兵部的塘报,他看了永宁之战的经过后,“扑腾”一声跌坐到了椅子上。 杨廷和道:“我打算给皇上递奏本。请求皇上封爵兄的遗孤尤敬武世袭指挥佥事衔。你跟我联名吧。” 常风叹息:“成。唉” 杨廷和又道:“福建巡抚刘成安很是欣赏爵兄。爵兄殉国后,刘成安疯了一样派出福建各部兵马,主动寻找倭寇作战。但战果甚微。” 常风道:“爵兄殉国,他的儿子我来照顾。等皇上恩准,赐了尤敬武指挥佥事衔,让他进京。到锦衣卫实补个千户。” 杨廷和道:“如此最好。” 常风突然骂了一声:“塘报上,攻袭永宁的是倭寇,罪魁也逃回了倭国。” “呵,罪魁到底是倭人,还是明人,那就只有知道了!” 十五年前常风南祭妈祖,知晓了走私海商集团“四海会”的存在。 由于那时弘治帝刚刚即位,东南不能乱。常风只得杀了一批四海会的阿猫阿狗泄愤,没有深究。 杨廷和也对大明沿海的走私状况略知一二。很多走私贩子,其实就是京中文官的白手套。 他尴尬的一笑:“罪魁如此丧心病狂,想来一定是倭人。倭人向来跟畜生无异。” 常风道:“罢了。请求赐世袭武职的奏折呢?给我,我签名。” 送走杨廷和后,常风努力回想着尤爵的长相。永宁一别已有十五年,他死活想不起尤爵的模样。 他只能让人刻了一方尤爵的神牌,给他上了几柱香,以示祭奠。 知道知道,差700字。明补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