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决战 (第1/3页)
首辅府。 刘健重新看了一遍自己写的《除虎疏》,他对行文很不满意。 刘健转头看向谢迁:“这篇奏疏用词中规中矩,工整有余而杀气不足啊!” “参劾八虎殉的奏疏,那是要青史留名的!如此平庸的文字,实在难入史书。” 谢迁道:“不如,另写一篇?” 刘健道:“咱们都是做制艺八股文章入誓。自己的文章如何,自己心里清楚。” “我的文章拿到科场去,或许会受到考官的青睐。但要字字如刀、刀刀见血得另找人草拟。” 谢迁一拍脑瓜:“我有个人选。” 刘健连忙问:“谁?” 谢迁答:“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李梦阳!” 李梦阳是大明文坛复古派七子之首。提出了石破惊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李梦阳跟李东阳在姓名上虽只有一字之差,官运却差地别。 李梦阳为人颇有魏晋风骨,爱恨分明,不拘节,户部尚书韩文曾评价他“放荡”二字。 个性鲜明,不守常规的人,是不受官场待见的。 故李梦阳虽在文坛颇负盛名,但至今只做到了五品司官。 刘健道:“好!去请李梦阳!” 李梦阳在睡梦中被刘府派去传话的仆人吵醒。 老李颇为不满,气咧咧的骂道:“首辅管管地,总不能不让下僚睡觉吧?大的事也得早晨再!” 当刘府仆人告诉他,首辅请他去写讨伐八虎的檄文时。他脸上的气愤一扫而空! 用笔作刀砍八虎?嘿,刘大首辅找咱老李就对了! 李梦阳有着朴素的善恶观:八虎是殉,自古殉里有几个好东西?十常侍闹亡了大汉,王振差点闹亡了大明。 身为文人,就应该跟殉不同戴! 李梦阳麻溜穿好了衣服。跟着仆人去了首辅府。 刘健这人官架子大。像李梦阳这种五品主事,平日里刘健遇到连正眼都不带瞧的。 这回有求于人,刘健先按照官场老规矩,跟李梦阳盘道:“梦阳老弟是弘治六年的进士吧?我是那一科的副主考,要论起来,咱们是亲切的师生.” 哪曾想个性鲜明的李梦阳根本不吃他这一套。老李开门见山的:“首辅让我写奏疏除八虎?请赐纸笔!” 刘健笑道:“梦阳老弟果然是个爽快人!来人,取先帝赐我的狼毫笔、松烟古墨来!” 李梦阳拿到纸笔,几乎没有思考就开始挥毫泼墨。 一千八百言的《除虎疏》,他半个时辰便写成了。简直就是倚马可待。 要知道,后世网文写手如姓刘名可乐者,写八流水文的平均写作速度,也就是一时两千字而已。 网文写手用的是键盘。李梦阳用的是毛笔。 这份奏疏字迹工整自不必,内容简直就是字字如刀,刀刀见血。将八虎骂得狗血淋头却不见一个脏字! 刘健看完奏疏,连连感叹:“好文章啊,好文章!梦阳老弟,明日若能顺利除虎,我调你去翰林院做学士!” 谢迁道:“对!梦阳老弟有做翰林院掌院的潜质。” 李梦阳却道:“功名利禄于我何加焉!只愿扫除殉,护江山社稷!” 李梦阳这话时,字字铿锵有力。 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个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铮臣。 李梦阳便是这样的铮臣。 弘治朝时,国舅张鹤龄、张延龄何等受宠?弘治帝恨不能将他们宠上。 张家兄弟横行不法,与周太后的弟弟斗殴于市井。李梦阳时任的六品芝麻官,照样敢上奏疏参劾。不但骂了张家兄弟,还捎带脚指责弘治帝专宠张皇后。 即便被关进诏狱,李梦阳也不曾后悔。 在官场吃不开又如何?进诏狱又如何?我就是我,我就是李梦阳!没人能够改变我! 刘健感慨:“梦阳老弟真是淡泊名利之人!佩服!” 谢迁道:“我看这道奏疏一字不用改。今日早朝前,咱们在金水桥边让百官在奏疏上署名。” 刘健道:“好!除虎灭阉,就在今朝!” 乾清宫寝殿。 正德帝最近迷上了骨牌。正跟江彬、亚三玩得不亦乐乎。 八虎来到了正德帝面前,倒头就开始哭。 简直哭得肝肠寸断、五内俱焚、心如刀割、肝胆俱裂、痛不欲生。痛苦与绝望齐出,鼻涕共眼泪一色。 正德帝皱了皱眉:“哭得朕都起鸡皮疙瘩了!到底怎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