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春寒(中) (第2/3页)
店集王家老宅,李胜利也如手上的动作一样,没干什么正事,而是找到了跟丁岚他们一起,走读在马店集的付宜卿。 来到李家所在,风雨之中就患了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的胖老太太李许氏,依旧活的康健。 如今的农村,妇女寿限大过男人,也是很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如今地里的活计,也真的需要玩命干。 透支生命的干活方式,让大多数农村男人,很难有六十岁以上的寿命。 农民肺,对农村男人而言,无疑就是阎王爷的请帖,熬过去了,寿限破六十,熬不过去,到哪算哪,这也是现实条件。 “胜利来了,点翠,沏茶换上老生戏。” 自打儿子李桦去了,胖老太太李许氏这边也不见悲戚,日子过的依旧,想来是见多了生离死别,已经习惯了。 李家的小孙子,李老太太这边也有处置,没有留在家里,而是花了一些代价,托付给了山上村的杨玉莲。 这也是大家处理关系的一种方式,李胜利这边也就知道权当不知道了。 与付宜卿相比,老太太的甥女许点翠,每逢李胜利来的时候,倒更像他的女人。 对此,李胜利也跟老太太说过,但李老太太说来就更简单了。 ‘她当你是他男人,日子就可以过的下去了。 你随意,也随她的意就好。’ 对此李胜利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改嫁,对许点翠而言也是不可能的。 她若改嫁,就没了李家,即便李家有孙子也是一样没了李家。 她若不改嫁,即便没有子嗣,那李家也能维持到她身死的那一刻。 将付宜卿推出来,将甥女许点翠留在身边,李老太太为李家,也是能做的全做了。 安排好之后,李老太太也不在院里讨嫌,而是自顾去相熟的农家找乐子去了。 独剩下两个媳妇在家。 给李胜利沏了茶水,唱机上换了老生唱片,许点翠便如以往一样,站在李胜利身后,给他轻轻的捏起了肩,这也是李老太太为甥女争取来的。 不用李胜利多说什么,不一会儿,收拾了一下的付宜卿也站在了他面前。 胖老太太李许氏很清楚,她所在的李家,想要恢复家门,必须寄居在李胜利这棵大树身上。 城里的什么说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的李胜利,能在关键的时刻,拉一把李家的小孙子。 这就跟风雨之中,胖老太太用一根玉镯换来的阖家安稳一样,轻轻的一下,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这话也不是危言耸听,如今去城里仔细数数,似李老太太这样的人物,还有几多回的来? 将来又有几多家门还在? 有些时候,不是有血脉,就能延续一个大家的,家风才是、成就才是。 这类屈就,李老太太也跟生死一样,早就看淡了,所图无非延续李家家门跟家风。 至于付宜卿跟许点翠,一句世交,也就能遮盖一切了。 “我有一盘买卖,想让你带人来做。 你怕外出实习,选了历史没选考古,但考古系的那些老师,你也都熟悉。 我在大食堂那边仓库,有不少杂乱的物件,想让你组织一批学历史跟考古的学生帮我断代、分类。 记住了,只是学历史跟考古的学习,其他系的,就不要让他们分心了。 课余及晚间工作,试用的时候,一月五十块加三十斤全国粮票。 正经跟着你干了,一月一百块外加一百斤全国粮票。 这买卖,不能先说报酬,先干上一个月,才能说报酬的。 许多事都讲个缘法,尤其是做物件断代这事儿的。 有问题吗?” 听完了李胜利说的一盘买卖,付宜卿皱了下眉头说道: “买卖是没有问题的。 但你要不要借此把我推出去。 婆婆说了,我们的男人只能是你。 你点头,我们听你的;你不点头,我们还是听你的。 我婆婆还说了,先生是仁义的,想让我们另寻生路。 可谁让我们嫁入李家了呢? 我是养媳、点翠是表小姐,生死都是李家人的。” 表完了心迹,付宜卿便坐在八仙桌旁的客位,为李胜利剥起了干果。 许点翠则是停了唱机,取了圆凳,坐在李胜利身侧,用只有三人可以听到的调门,唱起了一些私房小曲。 这些不用问,也是李老太太安排的,看着面前俩可怜人,李胜利也不多说什么,该吃吃该喝喝,该听曲儿也不会堵着耳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