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宫事 (第3/3页)
变朝中文臣主持中枢的局面,目前没有合适的人选。曹友闻余玠们一来年纪太轻,资历不够,二来大宋还要面临数年,甚至是十余年的战争,还需要这些武将们冲锋陷阵。调他们回归朝堂,当前并不太合适。
总之,杨桂枝的葬礼,少打搅他就行。 “臣遵旨!” 众臣一起肃拜,都是有些诧异。 太后之丧,一般不会遣使告哀,本朝也鲜有先例。皇帝此举,似乎是要告诉天下人,尽管太后曾经为难于他,他也一片孝心,不与太后计较。 “臣领旨!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真德秀上前行礼,郑重异常。 薛极和宣缯即将致仕,他这个帝师,应该可以进为宰相了吧。 “太后宾天,陛下节哀,但国事为先,陛下应振作精神,不可消沉。” 宣缯上来,苍老憔悴,又似乎雄心勃勃。 “陛下,前方将士枕戈以待,太后身后事过后,大军要不要继续进兵,一统中原?” 西北边军占领陕西,全军振奋,北上的呼声不绝。许多将士都想一举拿下东京城,完成数代宋人恢复中原的心愿。 “时机未到,暂且休兵,养精蓄锐。目下,还是先安排好太后的葬礼吧。朕已经说了,朕要为太后守孝一年。一年之内,不得再提兵戈之事!” 赵竑变得不耐烦,忽然觉得很是无聊,很没有意思。 生活本就鸡零狗碎,活着本就不易,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无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生老病死,谁能战胜岁月,谁才是世间真正的胜者。 “陛下,臣有本上奏!” 真德秀突然大声奏道,令赵竑一怔。 “真公,你有何事,尽管奏来就是,朕洗耳恭听。” “陛下,杨贵仪无故指责陛下,冶游无度,醉酒失仪,不遵礼法教化,请求陛下降旨,将杨贵仪逐出宫中,以净宫闱!” 真德秀朗朗奏来,赵竑听在耳中,皱眉不语。 御史中丞李宗勉还没开口,老师真德秀,这是要先为自己出头了。 “陛下,杨贵仪身为我大宋天子后宫嫔妃,经常出宫,与三教九流酗酒阔谈,毫无礼仪,不遵规制。请陛下降旨,废了杨贵仪,逐出宫闱!” 兵部尚书宣缯跟着上奏,也是毫不留情。 杨桂枝已死,杨家没有了靠山。杨意肆意妄为,不遵宫中规矩不说,刚才还公然向皇帝发难。皇帝可以容忍她,大臣们却眼里容不得沙子。 “陛下,请驱逐杨贵仪,以净宫闱!” 邹应龙和魏了翁一起跟着上前奏道。 “算了吧。太后刚刚宾天,朕不想让人说朕过河拆桥。人之饮水,冷暖自知。朕自有分寸。” 赵竑感慨一句,意兴阑珊。 “陛下,杨贵仪跋扈骄横,乃是因为后宫无主,无人主持内朝法规。陛下宜早立中宫之主,外事五权,内事五枚,以安后宫。” 皇帝不愿意卸磨杀驴,真德秀不屈不挠,直指立皇后的事情上来。 “陛下,请早立皇后,以安天下,以安群臣之心!” 宣缯跟着上奏,看来二人对皇帝后宫的关注热情,并不在皇帝本人之下。 “诸位卿家可有合适的人选吗?” 赵竑点点头问道,不由得想起了遁入空门的“前正妻”吴氏。 如果二人将就到现在,吴氏大概率就是大宋皇后。 后宫之中,周秀娘是他的“发妻”,和他是患难夫妻,品行不错,当然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陛下,德妃周氏温良俭让,端坐贤淑,可为中宫之主!” 真德秀大声奏道,显然已经早有人选。 “陛下,真公所言极是。臣附议,立周氏为皇后,诏于天下!” 宣缯也是赞成立周秀娘为后。 “真德秀、宣缯,你们拟个条陈上来,下一次朝会,朕自会向群臣提及。等太后身后事了结,朕自会早早决断!” 周秀娘性子有些柔弱,好在她为人宽厚仁慈,立为后宫之主,宜早不宜晚。 后宫就五个女人,还山头林立,各怀心思。杨意这一闹,让他知道亡羊补牢,是该解决后宫无主之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