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一. 和氏璧的下落 (第2/2页)
?一股股强大的气息在它的身体中喷薄而出。 再一触摸它的身体,艾小海便感觉到小七的力量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难道是灵气制造器里的那些灵力造就了小七吗? 艾小海疑惑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小七很肯定的给予了他答案。 怪了,怪了。 自己曾经身处在那个强大的灵力世界里,但却无法吸取其中的一丝灵力为己所有,可是小七只进去了那么一会……其实,可不仅仅是那么一会,小七在里面经历了从西楚霸王项羽到战神冉闵的漫长岁月……等到它出来的时候,力量居然得到了飞速突破? 这算什么?还有,那些能够困住一大群神兽的灵力,为什么困不住小七? 小七自己也都无法回答,反正对于它来说,那个灵力世界它想进去就进去,想出来就出来,不存在任何的一点障碍。 难道,那个灵力世界是专门为了小七所设的?艾小海揉着鼻子苦笑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虞姬灵珠世界里的灵力庞大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缕灵力灌输进去,很快便会产生无数的灵力。只要能够让其中的灵力为自己所用,艾小海的战斗力瞬间便能提升几个档次,甚至直接就到了可以和黑龙叫板的地步。 问题是,艾小海根本想不出动用其中灵力的办法来。 现在,艾小海都有些嫉妒小七了。 “你还想起了什么?”艾小海不死心地问道。 “黑龙不是不可战胜的……” 废话,废话啊!自己早就知道黑龙不是不可战胜的。但问题是,怎么才能打败黑龙?反正凭借自己目前的本事肯定不行。 道:“在我流浪的那些岁月里,我已经驮过一个叫吕布和一个叫关羽的人……” 这次,轮到艾小海目瞪口呆了。见鬼。自己的这条小狗居然还是赤兔马? 还有什么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不? “那次,我在麦城和关羽一起突围,忽然一道闪电打了下来……” 什么,关羽?闪电? 艾小海一个机灵。 从项羽到关羽,当中只经过了四百年。那道闪电肯定是黑龙造成的,不是每次都可以将黑龙成功的打回去八百到一千年吗?为什么仅仅经过四百年,黑龙就再次的出现了? 难道这当中出了什么问题? 等等,这当中艾小海联想到了什么。
急忙掏出手机上网,搜索到了关羽的词条: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cao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220年? 急忙再次搜索关于传国玉玺的: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cao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还是公元220年! 在这一年,曹丕夺汉朝江山,建立魏国;也同样是在这一年,关羽兵败身亡,那道黑色闪电出现了!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艾小海仔细看着关于和氏璧的所有内容。 渐渐的一条线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秦王政得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在这之后没有多久,天下大乱,项羽出现,灭秦。黑龙也随之出现,击败项羽。 次后,曹丕灭汉,在传国玉玺上刻下“大魏受汉传国玺”,黑龙再次出现…… 金龙的那一缕意识是怎么告诉自己的? “但我很清楚的记得我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时候,我和黑龙出现在了一块石头上,我们很小很小,小的都根本看不到。一个一万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一些……又一个一万年过去了,我们又长大了一些……也不知道过去了几个一万年,终于,那块石头已经容不下我们了……我们离开了石头,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修炼产生的灵力,却有许多陆续的灌输进了那块石头里……因为当时的我们还不知道如何控制住自己的灵力……” 这块灵石如果真的就是后世的和氏璧,那么其中蕴藏了两条神龙成长过程中的灵力,和金龙或者黑龙一定是有某些连通点的。 会不是是每一次在玉玺上刻字,造成灵力外泄,惊醒了黑龙? 有这个可能,很有这个可能! “我们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敌人的存在,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也只有这块石头了。这是从小养育我们的石头,里面灌输的是我们的本体灵力,太强大了,真的太强大了。当时的我们甚至很担心,这块石头里的灵力有一天会伤害到我们。可是,我们很快发现,要想毁灭这块石头可绝不是什么能够办到的事情,即便强大如我们,也没有办法做到。” 金龙还曾经这么说过。 强大的和氏璧,强大的灵石,一定就是最终解决黑龙的关键所在! 但依然还是那个问题: 和氏璧在哪里? 毁灭了?过去艾小海也有过这个想法,和氏璧也许在失踪后被毁灭了。但是当他知道和氏璧其实是养育龙的灵石后,便推翻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毁灭掉和氏璧!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 历史上相传的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难道是假的? 艾小海自己都被这个想法惊呆了。 有这个可能吗? 有,也许有! 《史记》记载:秦始皇南巡洞庭湖,突遇大风大浪,龙舟几欲倾覆,秦始皇慌忙将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秦朝因此而失去“天子之玺”。 但是,事隔八年后,秦始皇的使者在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此人把玉玺交给使者,并说祖龙今年死,然后消失不见。使者回宫后,将玉玺呈现给始皇帝,大家发现这是八年前丢入洞庭湖中镇浪的那枚“天子之玺”。 这个故事在那骗鬼呢? 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枚玉玺,如何失而复得的?秦始皇南巡之时洞庭湖遇险,抛玺镇浪,玉玺沉入洞庭湖底,那次的南巡的随从人员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 抛玺地点以及寻回的难度太大了,大风大浪,那说明洞庭湖的水很深,水越深,浪也越大,离岸边也较远,如果离岸近,则可以迅速靠岸,就算距岸边有一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抛掉镇国之宝“天子之玺”,完全可以选择靠岸。所以当时秦始皇的龙舟一定是在烟波浩渺的湖心地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 茫茫洞庭,在湖中心如何寻找参照物,如何定位玉玺下沉位置?抛掉后也许做过打捞,因为水深而放弃,那时候没有任何潜水设备,再说洞庭湖水质也不是很清幽,含泥沙成分重,底部应该相当的浑浊,当时没有寻回,以后如果再找,那真应了一句成语,大海捞’,几乎不再有可能失而复得。除非拥有非常先进的现代潜水设备,第一时间打捞才有这个可能。 但是八年后的一个秋天,公元前211年,玉玺,神奇的被人打捞上来,这个人自称是镐京城中昆明池里的“水神”,这个打捞的人,是整个问题的关键,史记上描写的这个人,居然是“神”。 简直匪夷所思!(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