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决战之前 (第3/3页)
第二年,西贼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例子。
大宋在静边寨设下十面埋伏。 西贼元帅、统兵官、都监仁多零丁,被团团包围、切割。 尽管仁多零丁麾下的骑兵,不可谓不精锐,他本部的亲兵不可谓不勇敢。 但战斗的结果却是——仁多零丁这个指挥西贼打赢了灵州之战,水淹刘昌祚,又带兵攻陷了永乐城的西贼名将,被宋军大将彭孙阵斩于静边寨下。 此战,西贼入寇之兵,除了数百人侥幸逃回去外,其他人尽被宋军在静边寨下斩杀。 无论是宋军,还是西贼,都证明了一旦被包围,突围就是找死。 交趾人凭什么觉得,他们可以突围? 李常杰怎么想的? “难道说……”狄咏想了起来:“交贼,妄图用战象为先锋突围?” 在旁边的燕辰听了就笑起来:“若交贼果如此,末将必令其战象败亡!” 在汴京的时候,官家就已经面授机宜。 燕辰和他的御龙直,只做两件事情。 或者,爆破坚城。 或者,迎击敌军的战象! “哦!”章惇看向燕辰:“公事有对战象的妙策?” 燕辰笑起来:“官家神圣,早授机宜于末将!” “贼象兵不来则已,来则必败!” 对此燕辰有着足够的信心。 因为他带来的一百余御龙直,或许冲锋陷阵,近身rou搏,远不如御龙第一将的精兵悍将。 但,御龙直有一个特点,是其他所有大宋军队,甚至整个天下的所有军队都望尘莫及的——身高、臂展! 御龙直的士兵,父子相替,子孙相袭。 为了确保子子孙孙都能吃上赵官家的饭。 所以,御龙诸班直,从太祖那一代人开始,他们娶妻的标准就和所有人都不同。 以身材健硕、体格高大者为妻。 这样一代代优生优育下来的结果是——御龙诸班直在身高、臂展方面,冠绝天下。 大宋禁军上四军的士卒,身高五尺六寸就算精兵,可以吃每个月三贯的月俸。 但御龙诸班直,身高六尺(约190cm)是普遍现象。 六尺以上比比皆是。 燕辰带来的这百余御龙直,更是官家从御龙诸直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魁梧巨人! 他们身高,普遍在六尺一寸以上。 臂展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六尺有余! 因为是御龙直,所以待遇、伙食是最好的,体能自也不必说。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投掷出远比正常人远的多的铁罐、陶罐。 早在汴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金明池内训练着投掷三斤或者五斤左右的实心铁罐。 要求做到掷十五步以上,依然可以准确命中目标。 这一点,同样难不倒御龙诸班直——因为他们吃这碗饭的要求之一,就是射术精湛。 先帝在时,就经常会校阅御龙诸班直的射术。 有时候还会召集大臣,一起观摩。 在靶场上,御龙诸班直表现出色,经常能做到十中八九,博得满堂喝彩。 所以,只要交趾人的战象敢出现。 御龙直,就会用他们手中投掷出去的铁罐,将那些战象全部炸死! 而这,确实是最适合御龙诸直做的事情。 不必亲自上阵,与敌人白刃搏杀。 更不必和敌人在烂泥地里摔跤。 他们只需要戴好凤翅盔,穿上山文甲,列队于阵中。 待敌人靠近,将手中的铁罐奋力掷出。 剩下的事情,就是其他人的事情了。 高贵的御龙直,不需要参与。 他们也不合适参与。 战象这样体型庞大,目标明确的敌人,就更是御龙直门的最爱了。 章惇和狄咏,看着燕援淡然的神色。 两人对视一眼。 狄咏想起了,北件城城下的那一声宛如雷霆的巨响,连大地都因此震动的奇观。 章惇则是想起了他不止一次见过御龙直们训练时投掷陶罐、铁罐的场景。 两人都是若有所思。 章惇更是在心中喃喃自语:“难不成,燕辰手中,真有对付贼人战象的利器?” “若是如此,此战就又轻松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