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3章地中之海 (第2/3页)
来的大部分土石则需要转移到东边去,必然得走黄河水运。 只是相比起那种巨大的工程,黄河却太小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得扩建才行。 不单单是加宽,还得加深。 “扩建是必然的,而且还需要用巨型的石板加固黄河河底,减少水土流失,以后清理起来也方便。 那种巨型的石板可以选择从太行山脉中开采切割,只需要设计出对应的巨型机关就成。” 田昊也认为黄河是要扩建的,在他的计划中,黄河未来就是一条高速公路,专门用来发展河运,并且得专门承载那种巨型河船。 船只只有铸造的越大,运输起来才能将成本进一步压低,对人力物力都是一种巨大的节省。 这也是前世为什么都将海船往大了建造的主要原因,这个世界既然存在机关术这种神奇的体系,甚至都能建造出蜃楼那种航母一般的存在,自然得多多开发。 只是水运虽然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也能提升运输效率,尤其是在运输一些巨型物件的时候,更需要大体量的船只。 但这种大体量的船只对河床本身有极高的要求,宽度和深度都不能差,不然满载后陷到河底淤泥里面就尴尬了。 所以河流必须进行人为的扩建,通过水坝来抬升水位是一方面,挖深河床和扩宽河流也得去做。 并且最好将河床用巨型的石块铺上一遍,那样以后再有黄沙淤泥积累,清理起来也方便, 反正他们这边开挖的山石也需要地方来处理。 “黄河河底的淤泥也很适合用来增加田地肥力。” 嬴政说起另一点,黄河河底开挖出来的淤泥也是一种宝贝,挖出来后种植庄稼很好的。 根据记载,黄河泛滥后的地区,土地种植庄稼产量就会有所提升。 “最重要的是植树造林,黄河中的泥沙都源自于我们秦国土地,带走了太多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这里的土地才大多贫瘠。 我们需要在种植庄稼的同时,也得多多种植树木,尤其是果树,锁住水土的同时,也能多上一份收获。” 田昊对治理黄河很重视,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黄土高原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只要多加重视解决起来不难。 推平太行山脉的计划一部分也是为了这方面服务的。 虽说黄河就在这边,但这里的降水其实并不多,也不规律,不适合植被生长。 需要增加降水量才能让植被更好的存活下来,如此就能锁住水土,彻底改变黄土高原。 “最重要的还是中原东部,那里地势太低了,有些地方比黄河都低,未来帝国统一后必须第一时间治理,抬升地面。” 嬴政一边说着,一边用功力凝聚出一副中原地形图。 用这种地形图去看,更能体会到中原大地的坑,东边太低了,西边太高了,尤其是西南那片高原,比中原所有山脉都高,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这种坑爹的地形必须修改,修改成适合居住和耕种的地形。 不单单是中原东部,南部也是一样,有些山脉丘陵该推平就得推平,虽然这种方式对地貌是一种破坏,但最终结果必然是利大于弊的。 他们人族需要的是更多优秀的土地,而不是所谓的秀美山川,那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山川地形的改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布置阵法阵势,进一步改善地形地貌。” 田昊更看重的是阵法的力量,借此引导天地元气和星辰光华,如同那些玄幻仙侠小说中所描述的一般,以阵法改天换地。 “世界鼎的计划得尽量加快。” 嬴政也深表认同,世界鼎的铸造必须尽快,至少铸造出第一尊世界鼎来。 “之前我们的人乘坐机关黑雀向西飞,果然能转上一圈,并且探测到了很多地形地貌,东海也比我们想象中大很多。” 嬴政一边说着,一边用功力塑造出一个球形的地星模型,上面有几块模糊的大陆,还有海洋。 他已经派人环球飞了一圈,确定大地的确是一个球,跟老师所猜测的一样,并且东海也要比他们预想中大很多。 田昊仔细观看那个地星模型,或者说地形图,感觉跟前世的地球仪没有太大的差别,几大洲和几大洋都有。 “师祖推演过,建议我们先行将东海周围的这一圈大陆占下来,如此正好可以利用九州鼎来铸造九尊世界鼎布置在这一圈大陆上,更能镇压整个东海,免得被引导出海啸淹没中原大地。” 指着东海周围那一圈大陆说起一个计划,嬴政对此深表认同。 在知晓了中原东面地势的低沉后,他就有所忧虑,跟老师一样,担心会有超级大海啸过来将之淹没。 那看似不可思议,不可能发生,但其实是能够发生的,毕竟还有那冥冥中的存在呢。 人家都能cao控流星雨砸落大地,弄出个大海啸,大洪水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镇压可能会爆发的天灾。 “这个计划可行,东海必须稳住,不然一旦爆发天灾,对我们是毁灭性的打击。” 田昊对这个计划很赞同,而且太平洋周边的几个大陆近乎连成了一个圆环,正好用来安置世界鼎。 最后再弄出一个超巨型的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