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梦香江_第五百九十五章 给自己挖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五章 给自己挖坑 (第3/3页)

是,就在萨哈林宣布独立的当天下午,包玉刚在办公室接待卫雄时,突然心脏病发作。

    在被送往医院时,已无自主心跳。

    经过抢救,才勉强恢复心跳,但仍非常微弱,需要马上做心脏手术。就在这时卫弘道来到了医院。

    中间发生的一些小插曲就不说了。

    最后卫弘道运用针灸和推拿活血之法,让显然昏迷的包玉刚醒了过来,心跳也逐渐恢复正常。

    旁边静静看着的医院医生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这未免也太过神奇了,原本需要开刀的大病,如今只是‘随便’插几个针,再按摩几下就好了?

    而包家的人则一个个欣喜不已。

    自此,卫弘道的医术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经常有一些富豪前来拜访,但都被卫弘道拒绝了。

    言归正传。

    在多种手段齐出的情况下,萨哈林中央对各地的掌控力度逐渐得到了加强,并仍在继续提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政府秘密策划的几次行动都没有成功。

    反而让仅存的力量被进一步消耗。

    而萨哈林中央领导机构也进行了改革,柴可夫斯基被确定为萨哈林共|产党总书|记,兼国家主席。

    为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设立国家国防委员会,柴可夫斯基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原远东军区司令伊凡诺夫斯基任国防部长兼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

    太平洋舰队司令瓦西里耶维奇任海军司令。

    此外,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为中央政|治局,设常委名,其中出自军队或有军职在身的5人。

    包括伊凡诺夫斯基和瓦西里耶维奇。

    说白了,如今的萨哈林政府就是一个军|政府,正所谓非常时刻行非常之事,这也无可厚非。

    除了以上部门外,

    还有国|务院和人民代|表大会两个国家级部门。

    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任命,协助国家主席执行权力,位政府首脑,同时也是政|治局常|委。

    而人民代|表大会则正在制定萨哈林人民共和国的首部宪法。

    这么一大套行政机构在一个内就全部建立的。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柴可夫斯基已做了大量准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仔细看,许多机构的名称似乎跟相邻的中|国很像。事实上,柴可夫斯基正是学习中|国的。

    萨哈林人民共和国施行的是一|党专|政制度。

    且又必须去苏联化。

    因此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学习世界上除苏联外,另一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中|国。

    眼看着萨哈林一步步的稳定局势,叶利钦哪能不着急。

    但却无计可施。

    在原来的历史中,面对闹独立的车臣共和国,俄罗斯虽然仍然坚持维护俄罗斯主权的原则,

    但其具体实施则是非常软弱的,甚至可以说是在抱薪救火。

    在与分裂势力的谈判中俄罗斯政府一味的妥协,包括承认了杜达耶夫的总统地位;对车臣银行的账户解除冻结等。

    车臣还得到了给自己的公民颁发护照的权利。

    在1992年5月,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甚至命令将北高加索军区一半的武器移交给了车臣武装。

    其中甚至包括最先进的t-80坦克。

    1992年5月25日。

    杜达耶夫与俄罗斯代表斯特罗戈夫中将签署了。

    据此,联邦一切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

    俄罗斯除了在名义上没有认可,实际上已完全承认车臣独立。而车臣,也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国家性质。

    面对弹丸之地的车臣尚且如此,何况是拥有核武器的萨哈林。

    在这种情况下叶利钦只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特别是拥有最高自主权的共和国的掌控。

    当然,还有军队。

    如果柴可夫斯基不是掌握了强大的海陆空三军和数千枚核弹头,他又岂会如此投鼠忌器?

    但他无法采取行动,不代表柴可夫斯基也会安分守己。

    10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时表示,根据情报,萨哈林掌握了超过四千枚核弹头。

    以及上千枚核载具。

    这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足以毁灭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而且萨哈林当局已经有效的控制它们。

    所以我希望有关方面能慎重,不要让局势进一步激化。

    在‘是否支持萨哈林独立’这个问题上,布什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是表示:我很难回答你。

    现在我们还在研究相关问题。

    而且局势也尚未完全明朗,因此我们还需要时间,到时候我们会做出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决定的。

    ————————————

    言外之意就是有可能会支持萨哈林独立,这对俄罗斯,对叶利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

    因为美国如果真的支持萨哈林独立,将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事实上根本不用等到美国决定支持,在布什说了那些话后,英国首相约翰梅杰也开口说话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