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章 琅嬛 (第1/2页)
柴信摇头失笑:“段兄,不必再称恩公了,你我相逢即是有缘。至于大理,有机会自然会去。” “恩公几番救我性命,段誉感激不尽。不过,若恩公不喜欢,以后我便称一声大哥。” 段誉乐呵呵地道。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在夜色下寻觅出谷的道路。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一处光华的山壁前,月光映照在上面,仿佛一面镜子。 忽然,那山壁上竟渐渐显出一柄彩色的剑影。 “咦,怎会宝剑的影像,这谷中莫非还有旁人?” 段誉望着那似隐似现的剑影,不由瞪大了眼睛。 看过原着的柴信却是知道,这应当是距离琅嬛福地不远了。 那山壁上的剑影,并非是有人持剑于此,而是崖壁内部的洞xue里,一柄长剑的投影。 “不妨在四下细细寻觅一番,或许会有发现。” 柴信提醒一声,便开始埋头寻找。 段誉闻言点点头,也仔细勘察起来。 “段兄且看,那剑影是从崖壁上的洞空中投射而出。” 柴信顺着月光的方向,很快便在身侧的崖壁上找到了一处拳头大的空洞。 “你看,那剑尖所指之处,似乎有些玄妙。” 段誉按照他所说的方位看去,却见那山壁上的剑影所指的位置,正是一块数尺见方的岩石。 他走到近前,伸手推了上去,岩石上的青苔有些滑腻,任他如何使劲,却也只能令岩石稍有摇晃,却挪动不了半分。 “岩下似有古怪!”柴信在旁看着,此时出言提醒。 段誉点点头,伸手到岩石底下摸了过去,顿时发现原来这块巨岩是安置在另一块小岩石的上面,也不知是天然如此,还是人力所成。 “段大哥说的是,这石头确有古怪!” 段誉不由有些心跳加速,兴奋地点头。 柴信也走上前来,却不去推拿巨岩,而是查看周遭情况。 他俯下身子,将大岩与小岩之间的草木藤蔓全部扯开,砂石泥土俱下,然后再伸出手,搭在大岩石上。 “来,向一边用力。”柴信对段誉道。 “好。” 段誉点头。 两人合力推动巨岩一角,果然开始缓缓转动,好像是一扇大门,转到半截时,便有一个三尺直径的洞xue显现了出来。 “好啊,想不到此处竟还有一间密xue!柴大哥,咱们下去瞧瞧,或许有什么先人遗留,可以找到山谷出处。” 段誉大喜道。 柴信当然知道这便是琅嬛玉洞的入口,便与他一同往洞xue中去。 两人走了大约十几步,洞中便已一片漆黑,月光根本无法抵达此处。 不过,这洞中的道路显然经过精心修葺,尽管目不能视,走起来倒也不算多么艰难。 走到通道尽头,两人摸到一扇石门,合力推开之后,竟然又看见了光明。 “这倒是奇了,通道中暗无天日,这洞xue内反倒亮堂堂的,难道是有夜明宝珠?” 段誉走入石室,四下打量一番,这才恍然大悟。 这是一间圆形的巨大石室,光亮从左边石壁透出,竟是一扇碧玉造就的窗户。 望向窗户时,却见窗外几条鱼儿正在游动,两人这才恍然,这石室竟然是被一块巨大的半透明鱼罩,给整个罩在了湖底。 那光亮,正是外界映射下来的月光,经石窗上的玉璧,穿透到了石室之中,将这里照得一片通明。 这还是夜间,借的还是月光,若是白昼之时,阳光投射进来,这里只怕还要光亮数倍。 “真是鬼斧神工,居然能造化出这样一番奇景!看来造出这间湖底石室的前辈,必是高人。” 段誉自幼富贵不凡,见识可谓广博,但此刻见到石室中的景象,却仍旧忍不住发出赞叹。 柴信并不言语,他丝毫不在乎此地的来由,一心只记挂着洞中的武学秘笈。 他径直向石室中西南而去。 只因东边有一面铜镜反光,照向西南角,隐约能看到石壁上好像有道缝隙。 柴信走到跟前,双手使力推动石壁,果然是一道门,被缓缓缓缓推开。 大门之后,又是一个洞xue,洞内有一条台阶缓缓向下。 通道尽头又是一扇门,柴信将门推开,顿时一个手持长剑的宫装美女,正面对着他。 柴信立刻恍然,这便是原着中的那个玉像了。 他可不是段誉那花痴小子,当即走到玉像前的蒲团处,稍微一用力,便将其撕破,顿时显出一副帛卷。 将帛卷拾起,柴信直接将之展开,阅读了起来。 略过李秋水留下的废话,看向下方的图文,正是逍遥派镇派武学之一——《北冥神功》。 柴信一目十行,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很快便将这门武学完全记下。 他继续往下展开帛卷,又是一篇武学,堪称当世绝顶轻功法门的《凌波微步》。 稍微看了几眼,又全数记牢。 随后,他重新将帛卷塞回蒲团中,由于撕开的口子不过寸许长,稍微遮掩一番后,若不细看,倒也瞧不出什么端倪。 “逍遥派不愧是在武侠世界‘修仙’的门派,这两本秘笈着实不凡,若是世界层次足够,说不得还真能让他们羽化登仙。” 柴信起身,继续往里走。 虽然原着中曾明言,这琅嬛福地中的秘笈,已经被李秋水的女儿李青萝全部移往了苏州。 但是这毕竟不是《天龙八部》原着的世界,而是一个同人小说世界,堪称是“缝合怪”。 说不定,就跟原着描述的有所出入。 他缓步向前,只见石室里侧放着一张石床,床尾又有一个拱门,门旁的石壁上则刻着四个大字:“琅嬛福地”。 走入拱门内,举目望去,这是一间更大的石洞,比外间的石室大了不止一倍。 洞中一排排的木制书架,上面却都是空空如也,一本典籍都没有。 走到近前,便见书架上贴满了一张张标签,诸如“昆仑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大理段氏”等名称。 “少林派”的标签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