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岁暮》  (第2/2页)
    众人立刻瞪大眼睛,方运不仅诗做得好,这话也很中肯新奇,那八个字极有分量,能让人反复琢磨。    蔡县令一拍桌子,大声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你此话,不枉我给你双甲!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干杯!为不畏战的方运干杯!”    蔡县令说完举起酒杯,众人虽然畏惧柳山的权势,但热血未冷,哄然答应,举杯敬方运。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童生秀才,异常激动,几乎把方运当成英雄。    方礼面露惭愧之色,心中绝了再为难方运的念头,也彻底明白,单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就永远比不上方运。    王院君点头道:“不曾想废弃的残诗竟然有如此内情,请县尊检验此诗是否达府,若是达府,我会连文会上的事一同禀报李大学士,让此诗也能登上《圣道》。”    “好!”    方运把那张纸递给蔡县令,而蔡县令把官印放在诗页的上空,就见两尺半高的橙色才气直冲而上。    一尺出县,两尺达府,三尺鸣州。    “果然诗成达府,若能得《圣道》宣扬必然鸣州!真乃济县第一童生!”苏举人含笑道。    “所谓圣道,有教化万民,有忠孝仁礼,更有抵御外敌,此诗正合圣道,必然可登《圣道》!”蔡县令一锤定音。    之后,王院君诵读《春晓》,并讲解此诗之妙,众人纷纷赞美。    那些年纪小的人对《春晓》感触不深,稍微上年纪的人听后都沉默不语,不断思量那句话。    花落知多少。    至此,所有人对方运心悦诚服。    一旁的刘县丞道:“方运在今曰又做了一首诗送给蔡县令,被鲁捕头听到,此诗也是十分妙。方运,你不如就在文会上书写此诗,正式赠送给蔡县令,如何?”    蔡县令却道:“不过一首诗罢了,就不要大张旗鼓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写也罢。”    王院君笑道:“那可不行,我对这首诗很好奇,一定要看。”    方运心知那是蔡县令谦虚之词,于是道:“那学生就献丑了。”    方运说着,再度走到一旁的桌案边,提笔写出那首《赠蔡禾》,一边写一边念。    蔡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等方运念完,苏举人惊喜地说:“这方运简直是奇才啊,此诗前两句平平,可后两句异峰突起,诗意直上,整首诗的意境立显不凡。县尊素来高洁务实,从来不为虚荣劳民伤财,清气之花配正气之人,相得益彰!好诗!不用官印检验,至少是出县之诗!”    “苏举人谬贊,我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而已。”蔡禾谦虚恭谨,没有丝毫的骄傲。    “只有清气满乾坤的人,才能写出这等诗;也只有清气满乾坤的人,才能得此诗相赠。”王院君说完看着方运,眼神有些不一样。    方运一开始还没明白,思索一阵才明白,王院君也想被赠一首这样的好诗。    众人纷纷称赞,许多人和王院君一样,用炽烈的眼神看着方运。    他们都有自知之明,自己很难写出青史留名的诗文,但如果青史留名的诗文中有自己,那真是给十万两银子都不换。    蔡县令见气氛不对,立刻打岔继续讨论诗文,救了方运的燃眉之急。    到了夜里九点,文会结束,而五十多岁的苏举人请方运乘他的马车,送方运回家。    苏举人保养的极好,乍一看不过四十出头,他曾经在济县做过八品县丞,相当于县令的副手,他的三个儿子有两个是秀才,都在外游学。    苏家三代望族,牢牢把握济县第一家之位。    方运本以为这位苏举人会跟自己谈诗论文,哪知在马车上坐好后,苏举人张口就问:“方公子可曾婚配?”    方运哭笑不得,原来这位苏举人是想招他为婿。    “我还未婚配,不过已经决意娶玉环姐为妻。”    苏举人满不在乎地说:“杨玉环虽然美貌冠绝江州,但只是一童养媳,你娶她为妾已经是她天大的福分。你现在是双甲案首、圣前童生,应该娶一个门当户对、知书达理的女子为正妻。”    方运正色道:“我并非贪图她的美貌,我们相守数年,相依为命,若是没有他,我绝不可能有今天!我方运立誓,正妻之位,非玉环姐莫属!若让玉环姐为妾,我方运岂不成了禽.兽?”    ---    本书晚八点到九点间两连更,不定期爆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