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三章臣等,请老丞相退位让贤!【求订阅啊】 (第3/3页)
s='gcontent2'> 这时,萧何站了出来,拱手道:“回老丞相,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大田令请讲!” “以下臣之见,李廷尉方才所言,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萧何行礼道:“现在虽然不宜大开商业,但可以完善商法,只要商法足够完善,就不怕大开商业带来的诸多弊端!” “妙啊!” 张苍眼睛一亮,不由拍案道:“商业初兴之时,需要适当怀柔,但还是按照以往的商法来限制商人,商人必定人人自危,反倒会起反作用; 可是,适当调整商法,让商人畏惧秦法的同时,也能寻找合法商机!” “善!” 王绾点了点头。 冯劫皱眉:“不知这新商法,由何人修订?” 他在朝堂混迹这么久,也不是心里没数之人。 这件事明显是李斯集团与王绾集团的对撞,他可以提出来,但绝不能做主导。 “廷尉府主管大秦律法,自然由廷尉府的人修订!” 一名看不清深浅的愣头青御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众臣齐刷刷地望去,看得他头皮发麻,口齿结巴:“怎.怎么了?我.难道说错了?” “呵呵。” 王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李御史之言,确实有理,不过,商法面向的是商人,需要更了解商人的修订才行!” “哦?依老丞相之言,谁比我廷尉府更适合?”姚贾挑眉道。 王绾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廷尉府虽然熟悉秦律,但有商务局的辅助,或许更合适!” “呵!” 姚贾呵了一声,冷笑道:“公子昊的手真是越来越长了,先是干预国政,现在又干预国法,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天下他说了算!” “大胆!” 姚贾的话音刚落,王绾便面色一变,怒斥出声。 其余众臣,互相对视,一脸震惊。 却听冯劫沉声道:“姚廷尉这话何意?” “我看你们避重就轻,仿佛忘了今天报纸上的事,便想提醒你们,有些事,还是讲出来的好!” 姚贾平静道:“不管是匈奴之事,还是商业之事,亦或是教育之事,都没有眼下之事重要!” “伱指的是何事?” 王绾眯眼道。 姚贾拱手道:“陛下南下已有数月,再加上东巡那几月,已经快一年没回咸阳了,尔等不思陛下回都,却在这里谈论所谓的国事,敢问尔等莫非忘了,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 众臣心头一震,不由惭愧低头。 这时,宗正嬴腾站了出来,冷声道:“陛下之事,自有陛下定夺,吾等身为臣子,当尽臣子本分,岂能过问陛下之事?” “为何不能?” 李斯淡淡反问,随即环顾众臣:“尔等还记得前段时间传来的消息吗?陛下在南海被公子昊囚禁了!” “荒唐!” 王绾拍案而起:“赵佗、任嚣起兵谋反,公子昊平定了南海内乱,囚禁陛下之言,纯属无稽之谈!” “呵。” 姚贾冷笑:“素闻老丞相与公子昊交情颇深,如今一看,可见一般!” “你想说什么?” 王绾眼睛微微眯起。 李斯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来,环顾众臣道:“诸位,老夫从九原回来之前,陛下让老夫协助王绾主持朝堂军政,可王绾却对赵昊唯命是从,将咸阳弄得乌烟瘴气,没有往日都城之威严; 再加上赵昊在南海胆大妄为,有挟持皇帝之嫌; 故而,老夫建议,王绾不宜担任监国大臣之职,诸位觉得如何?” “这” 众臣无不震惊当场。 却听姚贾奋声附和:“吾等身为陛下的臣子,当为陛下安危着想,王绾只顾赵昊之策,不思陛下之恩,有何面目监国!?” 此言一出,众臣心思急转,如果他们不附和姚贾、李斯,就有不忠始皇帝之嫌,但他们若附和姚贾、李斯,就会得罪王绾。 所以两害相比取其轻,他们果断朝王绾行礼:“臣等,请老丞相退位让贤!”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