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河西变化 (第2/2页)
,都要处以死罪,这个律令一经颁布,可谓是惊呆了所有人,连白云帆这个指挥使都傻了。 如此严苛的律法,你这不是明着把人往外赶么,就这样的律法一旦施行,河西这边以后谁还敢来? 无数人都劝侯玉端收回成命,白云帆也在其中,可奈何侯玉端根本就不听,侯玉杰侯玉灵侯玉成三人,对侯玉端也很是信任,压根就不管这些事,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侯玉端一意孤行,施行了这则严苛的律法。 起初一施行,跟他们预想的一样,不少人立刻就表示侯氏倒行逆施,施行暴政苛刑,河西即将民不聊生,一时间还的确有一批人离开了河西,基本都往西边跑了。 可时间一长,情况就有点不对劲了,其他不说,起码一连两个月,犯罪率都持续在下降,当然这其中也伴随着律法的正式生效,以及执行。 治安真的变好了,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良善之辈的生活环境,比之前真的改善了,这时人们才 发现,之前逃走的那批人都是心怀不轨,或者说是有意想要犯罪的人。 之后的情况,几乎是每天都在改善,尤其是在一桩牵涉到两家入流势力的大案时,最后查出了侯氏也有两名罡气境武者参与其中,侯玉端亲自介入,并表示侯氏武者知法犯法,更要严惩,最后勒令处死那两人,这一下,不但震慑了整个河西四郡的所有人,同时也一下收尽河西四郡一千多万人的民心. 只要严守河西的律法,在这片土地上,你就是最安全的,反之,只要你能跟侯氏掰手腕,那就尽管触犯那律法,反之侯氏也管不了你。 流民中是不缺罡气境武者的,可问题是区区罡气境武者,在河西算不上什么,对侯氏来说,更算不上什么,没看侯玉端亲自下令处死么,那还是自家人,你一个外人,在河西跟侯氏作对,哪怕是宗师境高手,恐怕都是找死。
最早时,整个河西,一个月的命案能有三千多起,到侯玉端的律法颁布后,第一个月就猛降了近两成,只有两千四百起,再到上个月,又降了三成,只剩下一千七百多起,这个月前面八天总共就三百多,目测全月下来也就一千两百起左右。 一千多万人的河西,一个月命案一千两百起,这跟其他府城对比起来,已经算是极其优秀的了,这还没算上如今到处都有流民,各地犯罪率都在稳步上升的情况。 白云帆也一把年纪了,阅历和见识也很高,一听到侯玉端这番话,顿时眼睛一亮,尤其是那六个字越琢磨越有意思,看着侯玉端的眼神,也不由自主带上了一丝敬佩与期待。 这丝莫名其妙的期待,白云帆自己也很模糊。 但他很清楚,天下已经变了! 大禹覆灭的消息,早已传遍南方,侯氏如今也一清二楚,跟已经大乱的北方不同,南方目前还是只有河东在热战,但一股暗流在各大圣地以及所有入流势力之间涌动,只要不傻的基本上都能看出来。 天下共主覆灭了,是不是意味着十三州马上就要开始新的大战了,大战为了什么,人人都清楚,白云帆虽然明白,但他并不关系,说到底他只是个上了年纪,实力不算顶尖的武者,他关心的是自己,家人以及身边的人。 一旦战火燃起,那必是生灵涂炭的下场,他不愿看到,就跟北方过来的流民,对侯氏虽有利,但值得关注的是,没有人想长途跋涉离开自己的家乡,尤其是流民中的惨剧,可以说每天都能见到,事实上,每月数千起的命案,其实就是惨剧的另外一种体现。 大部分的人心态,还是祈求天下安稳平定的。 白云帆,也是如此! 他好似从侯玉端的身上,看到了一丝安稳平定的希望,这可能就是他心中那丝莫名期待的源头。 白云帆心中自嘲了一句,抬起头,倏然看到前方不远处,已经出现了通天河东岸的轮廓,顿时精神一振。 侯玉端点头笑道: 河西之地,能让三大指挥使一同过来的事情没有多少,迎接北上归来的家主侯玉霄,当然算得上是其中一件,实际上若不是侯玉霄特意叮嘱不用太过隆重,今天来迎接的,绝对不止这一百来个人。 「大哥这出去才 不到四个月吧,我怎么感觉过了好几年!」 侯玉杰神色也微微有些感触,侯玉霄去年十一月出门,到今天三月初八,的确就不到四个月时间,但不知为何,他站在这里心情就有激动,不停张望着河道,想看到侯玉霄归来船只的迫切心情,显而易见。 侯玉杰轻轻点头,老五的话的确一针见血,大禹覆灭的消息穿回来之前,他的确还没什么感觉,可在那之后,几乎每天都在担心侯玉霄,说起来侯氏如今势头正盛,但侯玉霄到底还只是个四境大宗师,跟大禹覆灭这种事宜联系起来,的确很难让人不担心。 一行人在东岸只等了三个时辰,约莫到戌时左右,一艘不算大的战船,就逐渐出现在视线之中了,看到那艘战船上高高悬挂着的陆氏旗帜,侯玉杰侯玉端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放心的笑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