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身前身后名 (第2/2页)
人个个披麻戴孝,站在门口迎送着前来郭府吊唁的宾客,至于宾客人数却是稀稀落落,很是冷清。 此时此刻,暮霭沉沉,已近华灯初上的黄昏时分,该是一家围炉用饭的时辰。 而郭府却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无不透着哀沉肃穆的气氛。 灵堂摆在郭府的正厅,因为没什么宾客前来吊唁,仅有郭业平日素有往来的一些士林清流系同僚在帮忙维持着,就连虞世南和孔颖达都迟迟没有出现。 趁着这个空档儿,秀秀搀扶着老太君郭柳氏去了花厅稍歇片刻,养养精神。 花厅中,老太君拄着龙头拐杖居中而坐,吴秀秀居左而坐,贞娘与康芷茹则居右而坐。 此时,秀秀神色落寞,眉有愁容,正替贞娘抱着还未满周岁浑然不知世间事的小郭襄。 而贞娘和康芷茹则是坐在她对面,脸色惨白如纸,恸哭流涕抹着泪儿,险些哭得岔过气去。 整个花厅中,因为两人的哭泣,笼罩着nongnong的悲伤。 兴许是因为两人的哭声惊动了睡熟中的小郭襄,这小丫头一睁眼,便哇哇啼哭了起来,嗓门之大,足以震彻府内。 咚~咚~咚~! 老太君用龙头拐杖狠狠敲打在地面,冲贞娘二人喝道:哭够了吗?哭够了就歇歇吧,我这个老婆子早已哭得泪干了。不过今天老婆子不会哭也不想哭了,因为我一直相信我儿未死,我儿至今死不见尸,谁能证明我儿死了?所以,老婆子不哭,因为我儿乃似乎福寿之相,绝不会就这么年纪轻轻而夭折的! 呜呜,婆婆,不要自己骗自己了,相公明明就是捐躯在吐蕃国了。 康芷茹抹泪儿哽咽道:长孙无忌大人都说了,我家相公战死沙场,埋骨他乡。连朝廷都下了讣告,说当朝礼部尚书、益州侯郭业忠心耿耿,为国捐躯。呜呜,呜呜,相公没了,我们要守寡了。
放肆! 老太君手中龙头拐杖又是狠狠顿地,发出铿锵挫地之声,怒目而视着康芷茹,喝斥道:胡言乱语,我儿岂是短命之相? 老太君,呜呜贞娘亦是抽泣而言道,若夫君还活着,长孙无忌大人为何还要派人来帮我们摆设灵堂,为夫君立上衣冠冢?这这不就是说,夫君战死沙场连尸首都没找到吗? 咳咳你,你们二人当真是,咳咳! 老太君被两个儿媳妇的话气得差点没憋过气去,连连咳嗽,浑然说不出一句全乎话来。 抱着孩子的秀秀见状,立马站起身来来到老太君身后,替她抚背顺气,然后冲贞娘和康芷茹愠怒道:你们两个还不噤声?非要跟老太君置气,是不是?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这儿添乱? 几番质问,立马现出了秀秀身为平阳郡主,身为郭府正房的大家风范儿来。 随后,秀秀才俯身附耳冲老太君宽慰道:婆婆,相公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儿的。贞娘和芷茹她们也是伤心过度,这才顶撞了您。您老人家消消气,先回房休息一二,这府里自有秀秀来cao持照应着。 殊不知,秀秀说出这些话时,心里也是肝肠寸断,她何尝不希望郭业吉人天相,但是过去了这么久,夫君仍旧是渺无音讯,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越发相信,郭业在吐蕃肯定是凶多吉少。 但是,这个时候,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坚强,要淡定从容,要临危不乱,否则这个家就要四分五裂,从此一蹶不振了。 果然,老太君听着秀秀讲完这番话后,阴沉的脸上终见几缕宽慰,然后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将秀秀怀中的小郭襄抱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秀秀嘱托道:秀秀,老身年迈,不能帮衬你什么。这个家就要靠你了。至于长孙大人要设灵堂,朝廷要为我儿立碑铸冢,那都是皇上的恩典,自然拂逆。唉,秀秀啊,郭府上下就指望你来cao持了,孩子,你不能倒,懂吗? 唰的一下,眼泪就止不住地秀秀的眼眶中夺出,心酸不止,哽咽道:婆婆,儿媳知道了,您老人家带着襄儿先回房休息吧,这里一切有我! 好,好啊! 老太君抱着小郭襄正要转身,突然从花厅陆续奔来好些个仆人,人未至,声已到。(http://)。 禀报夫人,吏部尚书孔颖达大人前来吊唁咱家大官人! 禀报老太君,顺天府尹马周马大人前来拜府! 报卫国公李靖大将军前来探望老夫人。 夫人夫人,卢国公程知节、翼国公秦叔宝两位大人前来祭拜咱家侯爷! 夫人,府外来了好多银盔亮甲的将军,都是咱们家侯爷生前的至交! 报报报,郡主,咱家府外,人满为患,有数百寒门学子堵在大门口,为侯爷烧纸焚香,您快去瞅瞅吧 一时间,整个花厅嘈杂一片,老太君的脸上却是古井不波,抱着孩子缓缓从花厅甬道返回内堂,边走边是回头冲秀秀吩咐道: 秀儿,娘老了,这个家就靠你cao持了,外面的事儿就由你去cao持吧咳咳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