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试点 (第2/2页)
这九曹曹正每年都要在年初设定发展规划,以及实施方案,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等。 一旦时间跟不上进度,小皇帝就会派人跟进,检查是否有贪污、渎职等行为,然后依照之前定好的奖惩制度,进行惩处。 去年,小皇帝的九曹为小皇帝的内帑带去六千万两白银的收入,支持着小皇帝,大肆建设新军、国学和小尚书房。 要知道,去年北宋一朝税赋也不过一亿六千万两白银而已,这还是林冲这些年,鼓动小皇帝,与邻国进行贸易的结果。 结果小皇帝一个少府,一年收入就抵得上国库三分之一的收入,立刻就让群臣眼红了。 所以,林冲让小皇帝过完年后,给大家分些果果,奖赏也好,赏赐也罢,总之就要利益均沾,不能让某些人眼红。 也正因为,手里有钱,有权,有人,小皇帝今年才十三岁,连老婆都没娶呢,就能与太后,以及众位大臣,商议国事,并且说出来的话,所有人都要仔细斟酌一番,不敢疏忽怠慢。 可以说,历朝历代,幼帝登基,亲政时间之最,小皇帝绝对可以拔个头筹。 也正因为得益于林冲的教导,小皇帝对林冲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小皇帝陪着蔡太后,以及三公九卿,定下了今年的发展规划,以及灾害预防等等问题,迈着小步慢慢回到了崇政殿,就见到了林冲、狄恒、王进、杨志、呼延灼、韩煜、司马玉和、曹真、高希等人。 这些人的父辈、祖辈全部都做过大宋朝的三公。 比如说,狄恒的祖父狄青,做过枢密使,这就是全国军事最高长官。
王进,他的祖父做过太尉。 杨志,祖辈做过枢密使。 呼延灼,祖辈做过太尉和枢密使。 韩煜,祖辈曾经出现过三代宰相。 司马玉和,司马光的孙子。 曹真,祖辈做过宰相。 高希,祖辈做过枢密使,宰相。 这些人不但祖辈荣耀过,就连这些人,也是小皇帝从皇家书苑中挑选出来,并且曾经担任过少府九曹之一,能力出众,如今算是小皇帝小尚书房中的中坚力量。 “恭请陛下圣安!” 十多人,唰的一声,向着小皇帝躬身行礼。 小皇帝看着面前诸多英才,不由得面露得色,也只有在自己的崇政殿,小皇帝才能感觉到,做皇帝的真正乐趣。 “恐怕,这才是林冲给朕讲的,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吧?” 小皇帝心中虽然得意,但是面上却十分温和,落座之后,让众人平身、落座。 不久诸葛正我出现,开始给众人讲。 孔子作春秋,就是要讲述‘春秋大义’。 目前小皇帝权柄日盛,诸葛正我唯恐小皇帝走向邪路,就每日里教导‘仁义之道’。 除了教授,还喜欢教授。 甚至是‘黄老之学’中的无为而治治国方针,也是经常传授。 可惜的是,诸葛正我教得认真,小皇帝却正是血气上涌的,英武少年,怎么可能就像一个老者那样,讷讷而过。 林冲进献的,曾经言道:“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这些道理,与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教唆皇帝,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 小皇帝在林冲数年教导下,确实已经变成了,坚定地改革派,不过小皇帝吸收林冲的建议。 ‘想改革、变法,就必须有自己的人。用旧人,行新法,难免重蹈王安石的覆辙。’ 这些也是,林冲劝小皇帝开办皇家书苑的初衷。 “陛下,今日课就讲到这里吧,老臣告退!” 诸葛神侯今年已经五十了,五十而知天命,在皇帝面前,也可以自称‘老臣’了。 “师父留步!” 林冲忽然从自己的坐席上走出来,朝着小皇帝鞠躬行礼,又向着诸葛神侯鞠躬行礼,面色郁郁,求告道:“冲有一事,想请陛下和师父援助!” https:///book_38535/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