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最后的贞观(五) (第2/2页)
杨晓然眼角闪着泪花,仰头看着承天门上的丈夫,心里百感交集! 她做到了! 不管未来如何,可她现在做到了! 她终于扭转了丈夫的命运! 现在他登基了,终于成为了天子! 深深弯腰,拜服下去,眼泪顺着她的眼角流下,“吾皇万岁!” 因是在老天子灵柩前即皇帝位,所以一切都从简了。李承乾显然也没那个心思在这个时候摆他新天子的威风,行完所有仪式后立刻回到灵堂,带领着一群臣子与兄弟姐妹送别老父亲。 一连七日,整个大唐都在悲泣中度过。终于,到日子了。 当皇城大门被打开,李世民的灵柩被抬出来时,哭声再次响起。百姓们扶老携幼,沿着朱雀大街送着这位给他们带来好日子的天子。 一直到昭陵,人群就没断过。连绵不断,好似群山衔接,谁都知道,这是最后的贞观了。 按照规矩,老天子当年死亡,为表尊敬是不可改元得。 而李世民在寒冬腊月去世,这也意味着贞观这个年号还有几日就要到了尽头。 等一月一日来临之时,也意味着贞观彻底落幕。 这一刻,上到公卿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每一个人心中的滋味都是不同。 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贞观。 对于百姓来说,贞观是结束他们颠沛流离的时代;在大臣心中,贞观是大唐由弱到强的关键所在…… 而在刚刚登基的天子心中,贞观是他心中的一座丰碑! 地宫的门被打开,在此安睡多年的长孙终于是等来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病怏怏的徐惠眼睁睁地看着李世民的棺椁被抬进去,苍白的脸上满是痛楚。
她爱这个男人,是这样的爱着。她恨不得能替他去死,所以她不吃药,她要追随他而去。 武媚抱着小公主,目光复杂地望着李世民的棺椁消失在地宫门口,这一刻,她不知自己该哭还是笑。 这个男人,给予过她希望可却也给予了她现实最残酷的一击。她不能像徐惠那样做到无欲无求,她要的是全部! 所以当美梦破碎后,她心中的李世民就只是天子而非丈夫。可这个给了她荣华富贵的男人走了,她的心灵又空荡了起来。她才二十五岁,难道就要开始守寡了么? 地宫里的人出来,最后一次进行大礼朝拜,门,被关上了…… 在那一刻,杨晓然好像听到了李世民的声音从里面传来,“不要忘了你的誓言!” 她忍不住打了个颤,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低低道:“你用一生来实践,对太上皇证明你是个好皇帝;我也会一生来证明我会是一个好皇后……且安心去吧,我对你的江山没有兴趣……” 隐约中,她好像看到李世民微笑着点头,转身离去,地宫的门彻底被封上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属于李世民的时代在落幕。 而新的时代来临了。 因天子去世,贞观二十三年的新年显得有些惨淡。而大臣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商定年号等事。这个新年,谁都过得不顺遂,谁都在悲伤着。 可随着李世民埋藏进地宫后,这所有的一切都画上了句号! 第二年,正月一过,李承乾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承元,意为承贞观遗风,开元再来之意。 很好的寓意,似乎也预示着大唐进一步的强盛。 亲王们也没离京。难得回来,又逢新天子登基,不管如何,逝者已矣,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喜事。 只是看到新天子两鬓出现的白丝,却又难过了起来。 李世民的死对李承乾的打击不可谓不大。自小,他都是追随在父亲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处处模仿着他的一举一动。现在父亲走了,他心里的苦楚可想而知。 李泰看着李承乾,兄弟二人对坐着却是谁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喝着茶,过了好久,李泰才道:“皇兄,逝者已矣,父亲对你寄予厚望,你要振作起来,领导臣民继续发展澳洲,寻美洲……” 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才微微颔首,道:“以后还得劳烦泰弟多多帮扶我……” 没有自称“朕”,还如以往一般,让李泰心里一暖,拱手道:“臣弟定不负皇兄所望……” 李承乾点头,叹息了一声,道:“忽登大宝,还真有些不习惯……” 顿了顿又道:“皇后册封一事重大,此事就交由泰弟去吧。你们感情一直很好,想来她也愿意……”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