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_第四十五章 女副省长(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女副省长(三) (第2/3页)

定比例的管理费,将工程私自转包给一些资质等级低信誉差的单位,市里虽然出台过很多措施,也加大过查处力度,但如今跑到这里面上淘金的人真是太多,市里的省里的乃至京城的关系,各种角色都有,玩的花样也越来越新鲜,想要掀开,那顿时就会有一张大网瞬间罩过来。

    必须得先找到一个突破口,把口子撕破,这样才能把那张大网真正的撕开。

    陆政东借着视察安新一些交通项目的进度的时候,找市交通局的总工杨继德侧面了解了一些举报中涉及的情况。

    举报得最多,陆政东也感觉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一家名叫登龙集团的工程公司。

    登龙公司中标的是出市重要的两个隧道,安新属于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地带,那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工程难度相当之大。中铁中建等下属专业的隧道工程公司都没能竞争赢这家并没有太大名气的公司,陆政东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奇。

    都说这家公司背景极深。但具体的背景却是高深莫测,连他到了安新时间也不算短了,都没掌握住情况。

    而且登龙公司把工程拿到手之后,却是把工程又分包出去,这就越发的让陆政东深感忧虑,隧道建设,那可是马虎不得的,一点闪失,那就会造成重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旦出现那样的后果,那就不堪设想。

    陆政东问得比较婉转,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询问着,杨继德道:

    “这情况我知道,登龙集团比较特殊,他们从交通领域的企业或者勘探设计施工等研究机构挖到了一些退休的人员,所以每次工程建设,登龙都能拿到不少合同量,但真正由它自己干的并不多。他们主要就是通过那些关心,又把这些工程分包出去,不瞒市长,这种情况在全国都不是个别,也绝非一天两天,登龙起步时就靠吃这样的差价,行间也叫转包费,就是通过这样发展起来的。”

    杨继德还算是交通系统少有的正直之人,也是安新这方面的技术权威,对于牵涉到这方面的问题,向来都会毫不留情的指出,杨继德应该了解其中的一些情况,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是连登龙集团的一点风声都不透露,闪烁其词,看样子是很有顾虑,这也说明登龙集团来头确实不小。

    陆政东也就点点头,不再多问,但是在心里一个巨大的问号画在了心间……

    ……

    陆粱梅在安新的考察陆政东几乎是全程陪同。

    越是接触得多,她也就越是对陆政东的思路感兴趣:

    “陆市长,我听了你的介绍,看来你们安新在这方面的切入点选择很准,不过你们下一步的想法是什么?”

    “梁省长,目前这只是刚刚起步,这样的规模还是太小。必须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陆政东实际上是想抢在江浙一带以及沿海地区之前形成世人所熟知的小五金之都。小家电之都之类的专门生产区域,当然安新选择的项目肯定和海外联系较多的江浙和沿海地区不同,是对内对外兼顾。

    陆政东讲完,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唐中凯又补充道:

    “我们市里的想法是通过这样集约化的生产,减少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把这一产业作为带动当地的一种支柱产业之一。”

    “但是安新毕竟是内陆城市,你们考虑过销售渠道没有?如果你们事先要进行市场调查。避免盲目发展,最后那问题就比较严重。全国其他地方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教训。””

    粱梅显然比一般的领导要冷静实际得多,也显得懂行很多,一下抓到了事情的关键。

    “这个问题是我们在一开始有这样想法的时候就首先要考虑的,这样的集约化生产,确实会在价格上形成优势,但光有价格优势还不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讲,现在主要商品都是供大于求。销路就是生命线,所以在品类的选择上我们是相当的慎重。还是从安新有比较成熟的销路的商品抓起的。”

    粱梅点点头,

    “这样最好,想方设法为促进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好事,但是方式方法上却需要把握好,尤其是如何打造一个这样集约化上规模的环境,调动积极性,如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击水,这甚至比一时一地的得失更重要。”

    粱梅的话很中肯,也很坦率:

    “地方政府在这一点上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要善于运用示范这种手段来达到影响的目的。”

    陆政东连连点头,粱梅的确不是等闲之辈,有了一些后世记忆的陆政东在眼光和看待问题的深度上一直颇为自傲,自认为自己已然掌握先机,但是粱梅的表现让他清醒了不少,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能够借助目前的情况综合分析得出提出一些长远的发展思路,这才叫作本事。

    陆政东也点点头:

    “现在安新也是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未来一段时期的方向,更不要盲目乐观,这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事情,绝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粱梅赞赏的瞥了一眼陆政东,也点点头道:

    “你们安新在这方面不是随大流的一哄而上,而是能够想到新思路并敢于付诸实践,也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记住改革开拓固然要大胆尝试,但是并不是盲目莽撞的胡乱闯一气,尤其是在涉及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上,也要细之又细,务求稳妥。”

    粱梅对陆政东的也是很有些刮目相看,没有一点超前意识,没有一点前瞻性的眼光。没有一点开拓进取的观念。你就是再怎么想,那也只是复制别人的东西,难以称为开创性。

    陆政东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笑言是不是请省里也在这方面支持一下,作为一个试点。

    陆政东这话就是找省里要资金要政策了:

    “梁省长放心。省里选择我们安新作为试点,我们安新肯定不会给省里丢脸,唐市长对外贸很熟悉,对于我们安新的情况相当熟悉,前段时间我和他做过一次交流,我们俩的观点比较一致,那就是安新的外向型经济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不突破原来的一些东西,难以有大的进步,”

    陆政东在粱梅离开安新之前,两人单独进行了交流。

    “政东市长,我现在头痛的就是成天有人要资金,要扶持,政东市长不会也那么俗气吧。”

    陆政东这几天一直陪同,熟悉了,粱梅也显得随和了很多,两个人是平级,甚至陆政东成为副部级的时间比她还早,所以也不会再他面前摆出架子,但是她也清楚,陆政东既然提出这个问题,那胃口肯定不小,所以也是提前先打预防针。

    陆政东笑了笑道:

    “身在滚滚红尘之中,又有谁能免俗?我不但俗,而且是俗不可耐。特别是像安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