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四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2/4页)
供应价格以至销售渠道,都是由政府决定。 这也是如今国社政府的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 因为国社政府的计划经济当中,所考虑的仅仅只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而已。至于究竟该如何分配的问题,政府仅仅只是保留干预的能力和权力,实际上并不会使用这种权利。 就连私人企业究竟该生产些什么也是如此,政府仅仅只是建议一些企业生产一些国家需要的东西,至于对方愿不愿意,政府可以在建议的同时,给予一些优惠的政策作为利诱,却绝对不会强迫… 至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当时提出了‘七五工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严绍却是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在严绍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已经是1913年了,按照历史进程来讲,在1914年便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便因为他的缘故,历史发生了改变,当时的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对峙也已经是越来越紧张,甚至可以说到了一个极限——————当时的德国国力迅猛发展,真是急求势力扩张的时候,其军力也增长很大。与之相对应的,英国方面则一直都奉行着两强标准,问题在于,德国越强,他的这个标准也就必须要更强才行,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时间拖的越久,英国的财政压力岂不是就越大? 这就好像弓弦一样,越拉越紧,越拉越紧,到了最后,总有拉不住的一天。因此这场战争除非发生些什么意外,不然几乎是必然会爆发的,最多也不过是推迟个三五年罢了。 而严绍的五年计划和七五工程,却都是需要时间才能见到效果的。 换句话说,等到这两样取得效果的时候,恰恰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最为激烈的时候,严绍根本就不必担心工厂建起来之后,产品的销路问题… 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反而是工厂该怎么建起来。 甚至于,即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发生,而工厂却已经早早就建起来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一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那就是中国的面积很大。他的需求也同样很大。 尤其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种较为荒芜的状态当中,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属于落后地区,正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的时候。 公路铁路下水道路灯自来水… 这些东西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可恰恰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而如今的中国偏偏缺少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事情真的很简单,如果严绍想要发展中国,便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弄起来。 而要把这些东西弄起来,便需要很多原本中国根本就无法生产的资源乃至设备。如此一来,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严绍真的没有必要担心销路的问题。 因为销售的问题。严绍早就已经解决好了。 不,确切的说,是这个国家早就已经帮严绍解决好了! ———————————————————————————— 不管怎么说。在其他人不断质疑这一计划的情况下,最终这个五年计划还是成功了。并且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风,成功的从这场战争当中获取了可以壮大自身的资本。 与此同时,中国自身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现如今的中国。虽说在一些需要时间才能追赶的项目上面。和列强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但是凭着较强的经济总量,却已然成为了世界排名前五的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 同时,如果说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 那么第二个五年计划所要解决的,就是在原本虽然有,但是无论是数量亦或者是质量都不是很强的工业基础上,继续壮大自己! 中国如今的工业规模,完全是靠着数量较多。但是质量却不怎么样的工厂支撑的。就比如四川的綦江铁厂,如今的粗钢产量不过才年产五万多吨。其他的铁厂也都比较类似。最大的一个也不过才三四十万而已。这些全部加在一块,算上严绍的向山铁厂和民间的一些企业家自营的铁厂,才使得中国的粗钢产量能够达到接近于德国和英国的地步。 但是仔细分析的话便可以发现,这些铁厂单独的看,每一个的产能都不是很高。 其他的一些工业也是如此,比如说洋灰厂亦或者是其他一些工厂,都是已经有了,而且因为数量较多的关系,看上去使得中国在这些数据上似乎很好看,与列强相比也差不多的样子。 可是实际上,每一家的规模却都很小。而这一次的计划便是为了让这些工厂,能够追赶的上国外的那些大型工厂。 毫无疑问,如果第二次五年计划也成功的话,中国的工业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飞跃性的,就像先前那种盖房子的比喻,你想盖房子,首先给有块自己的地! 如此,你才能给自己盖房子! 第一个五年计划,所求的不是如何如何,而是先解决有或者说是没有的问题。 没错,中国的国土面积的确很大,无论是盖什么样的房子,这么大的土地似乎也都够了的样子。 可是在工业这个领域里,中国就只是一个穷光蛋…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尽管中国有了较为全面的工业基础。但是实际上每一个单元,比如说一些新建钢铁厂的产能都不是很大。 如今之所以能够拥有接近于列强的产能,纯粹是因为当初盖的钢铁厂足够多,除此之外就是有向山铁厂在那里支撑着——————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向山铁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涵盖面积也越来越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把向山铁厂改为马鞍山铁厂的提议。 对这个提议,严绍虽然没有支持,但是却也没有反对,因为他很清楚后世在那里的那个钢铁厂,的确是和这个名字非常的相似。 只不过向山铁厂是他亲自打造出来的,让他就这么抛弃自己原来所命名的名字,他的心底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甘愿。 只不过在经过了旁人的劝说后,严绍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动摇了一些。 ———————————————————————— “新占据的领地吗?” 或许是已经打消了辞职,跑出去重新带领国民党与严绍对着干的想法。宋教仁在沉吟了一下之后。开口询问道。 这个时候的他,多多少少已经猜到了严绍的想法。 而看着宋教仁的样子,严绍也是在微微一笑之后点头道。 “没错。就是新的领土。原来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在当时的国土上进行计划的。而如今呢,新的领土面积,恐怕未必就比原来我国的领土小上多少,其中还有不少是资源富饶的地方,仅仅只是因为人口等因素,所以没有得到妥善的开发。” “钝初,你想想。我国最多的是什么?就是人!俄国有一亿多人口,所以无法尽情的去开发西伯利亚及中亚两个地区,而我国却有五亿多。对于俄国来说最大的困扰,对于我国来说却算不得什么。” “同样,这两个地方作为我国的新占土地,连中东的领土一样。都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开发。如此才能让我国拥有更强的力量,也能让当地的本地人彻底归心——————你也知道,这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