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误 (第2/2页)
是秦连彪将会受到怎样的刑罚。 笞、杖、徒、流、死,国有五刑……若是死的话…… 李巡检似乎早就知道秦连豹会有这么一问,而且这还正是他的专业所在,就直言不讳地道:“虽然当今朝廷有对匪徒格杀勿论的定例,但这仅仅是在匪徒拒捕,或是兵勇不杀匪即将被匪杀这等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方允许官兵从权科断……” 说着顿了顿,摇了摇头,又道:“那彪货还真是聪明,被捕时据说不但不曾拒捕,还有势窘投诚之心,而且还有戴罪图功的情节,主动带着兵勇拆了‘单只手’的匪屋,缴获了大批未曾带走的粮草……” 随后又坦然地同秦连豹道:“亲家您是知道的,从来官府对匪,可以说是隔山打虎,事前的悬赏、出兵也好,事后的拆毁匪屋也罢,都只是威慑而已,能招安最好招安,以求达到以匪攻匪的目的……” 花椒侧耳倾听,完完全全就是被惊吓出来的冷汗又被氤氲的热气蒸腾着散去,只觉得浑身上下,冷到了骨头缝,却根本顾不上这个。 满脑子都回响着李巡检的话儿。 秦连豹却朝着李巡检点了点头。 这世道从来匪对官的态度与应对,翻来覆去也就这么两样儿,一是闻风窜散,二是势窘投诚,自古至今,不外如是。 就如李巡检所说的那般,剿匪剿匪,往往大动乾坤的官兵未到,躲在暗处的匪徒就能接到暗报,随即窜去。而后官兵一走,匪徒又会重新聚集,所谓“官来即散,官走又聚”,正是这个道理。 但若是官府确实有剿匪的决心,或者能表现出较大的剿匪决心的话儿,匪徒通常还是投诚的比较多。而官府为了政绩,也为了省心省力,又往往会宥其前过,格外重赏,翻黑为白。 投诚的匪徒也就能以投诚自居,从暗处走到明处,进退行止,庞若无人,不再顾忌官兵…… 这已是官匪之间约定俗成的事体了,只是不知道,新安府的这次剿匪,到底目的何在……
正欲请教李巡检,李巡检已是道:“只不知道那新安知府的这把火,究竟想要烧到哪儿!”只说着又摇了摇头,安慰的拍了拍秦连豹的肩膀:“只不过,不管这把火怎的烧,那彪货恐怕都不会有甚的好下场的。”说完还不禁叹了一口气:“这样的脑子,都做了土匪了还仍旧半点长进也无,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混吃等死,活到今天的。” 花椒一时反应不过来,秦连豹却已长吁了一口气。 他是明白李巡检的意思的。 若是那新上任的新安知府有意火上浇油的话儿,秦连彪的下场或许还不好说。可若那新安知府不过表面文章,敷衍了事的话儿……那秦连彪,或许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这一辈子,还就真把自个儿活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了! 可却顾不上慨叹,如今紧要的还是善后。 这样的大事儿,无论如何是不能把家中二老蒙在鼓里的。还有隔壁那厢,也得知乎她们一声,好叫心里头有个准备才是,说不得就得去一趟新安府的…… 随后送走了抽空过来的李巡检,秦连豹折身回去,把学里的事务交付给文启,就召集了在家的兄弟们,先叫他们能有个心理准备。 秦连熊并不在家,可饶是这样,秦连龙同秦连凤在听了李巡检的来意后,仍是炸了锅。 秦连凤更是恨恨地道:“怎的被拿获了?怎的不直接缴了他!这种东西还留在世上做甚的!” 只有秦连虎还持得住,就拍了拍秦连凤的肩膀。 却甚的都没说,就问秦连豹:“那如今怎的说,咱们要不要去趟新安府?” “大哥!”秦连凤就一脸不敢置信地跳了起来:“还理他做甚的,爹娘还不够伤心的么!” 秦连虎就看了他一眼:“老五,不管你认不认,可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来,打断了骨头也连着筋……” “大哥说的是!”头发都快竖起来的秦连龙虽然没能冷静下来,却也赞同秦连虎的话儿,只是道:“当年族伯待我们兄弟都不薄,咱们总不能叫他的独子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罢!” 秦连凤一哽,虽然仍旧梗着脖子,可到底不再说话了。 他虽然不曾见过哥哥们挂在嘴上的这位族伯,可这么多年来,却从来都没缺席对这位族伯的祭奠。 而秦连虎同秦连豹想到离世多年的族伯,一时默然,心里头俱是五味杂陈,喉咙里更像塞了团棉花,只是说不出话儿来。 就这样眨眼的工夫,就到了黄昏时分,秦连熊哼着小曲儿家来的时候,就看到了相顾无语的兄弟们。 走马灯似的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最近家中发生的事体,看了眼一跃而起,急急唤了声“二哥”的秦连凤,以及垂手而立,恭敬一如往常的秦连豹同秦连龙,快步上前给秦连虎行了礼,唤了声“大哥”,又笑道:“大家这是怎的了?” 只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不过却出乎了李巡检这个金兰兄弟,以及秦连豹这一干亲兄弟的预料,却是一句多话也没有,只是嘴角微微抽搐,不过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就问秦连豹:“那用文兄怎的说?” 秦连豹就道:“亲家说会替我们留意新安府那边的消息,但我们也得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才成。” 秦连熊就低下头去,没有说话,半晌,又问秦老爹秦老娘:“二老知道了吗?” 秦连豹摇了摇头:“预备等二哥你回来了,再一道去同爹娘说的。” 秦连熊应了一声,吃过夜饭,兄弟五个才将这桩事儿缓缓地说给秦老爹同秦老娘听。 可到底二老俱已是上了年纪了,哪里还经得住这样的事体。 秦老娘脸都白了,姚氏同杜氏齐齐扶了她,又是拍背又是轻掐虎口的,老人家半晌方才喃喃地道:“这孩子,到底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秦老爹却是抬头望向了北方,忽的道:“再过几天就是中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