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焦虑 (第1/2页)
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 十月初,府 骆河惨败的消息传到兴庆府,兴庆府顿时陷入空前的慌乱,恐惧和绝望的气氛笼罩了整个都城 李乾顺悔恨万分,早知今日当初就应该采纳梁乞申的建议,但现在夏军已经战败,损失近十四万大军,钱粮武器的耗费也非常惊人,得不偿失这一仗对夏国的打击极其致命,它的精锐军队丧失大半,不但无法戍守灵、夏,让京师陷入岌岌可危之境 梁乞申痛心疾首之余,建议皇帝立即撤离兴庆府,远赴河西,确保大夏国祚得续 目前兴庆府还三万卫戍军,克夷门还有三万五千右厢军,月牙湖还有不足四万人的贺兰山军,一万两千多人的灵州军和一万擒生军,大约十三万军队这十三万军队现在凭借黄河天险和贺兰山险隘,暂时还能守住京畿,但黄河一旦封冻,天堑变通途,几十万宋军一拥而入,夏军还能守住京都吗? 李乾顺不愿意撤,大错已铸成,大夏国祚危在旦夕,此时此刻,自己必须亲自坐镇京都,指挥大夏军民奋勇抗敌 梁乞申劝谏效,苦叹无语他万万没想到,骆驼河一场败仗非但未能帮助自己说服皇帝撤离河西,反而坚定了皇帝死守兴庆府的决心 这个决定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心,让夏**民在绝望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李惠被紧急召回兴庆府主掌枢密院辅佐皇帝坚守京畿 李安惠日夜兼程赶回京都见到皇帝第一个奏议就是请皇帝火召回李察哥如今国祚危急君臣应该互相信任齐心协力否则亡国之日就在眼前李乾顺这时候也想到了李察哥李安惠地奏议正好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旨急召李察哥 李安惠接着=计把戍守灵、夏地左厢军主力撤回来现在宋军还没有发动攻击南线左厢军还有撤回来地时间假如宋军发动攻击了和虎烈军前后夹击兵逼黄河把左厢军地退路堵死了那十万左厢军也完了 李乾顺反对左厢军戍守地地域是党项人赖以生存地灵、夏大平原是夏国人口最集中地地方是夏国财赋地来源地撤离左厢军实际上就是放弃灵、夏失去了灵、夏两地夏国还能称之为王国吗? 李安惠无奈长叹当务之急是保存军队没有军队也就无法戍守京畿京畿如果丢失夏军所剩无几党项人就算撤到河西又能坚持多久?恐怕还没有发动反攻就要遭到河西地回鹘、鞑靼等蕃族地围杀了契丹人就是个血淋淋地教训耶律延禧没有军队大漠诸蕃背叛结果连个落脚地地方都没有像条野狗一样被人赶得四处逃窜 “宋军马上就会发动攻击而虎烈军马上就会南下直杀灵、夏左厢军如果不撤回来肯定全军覆没至于灵、夏因为骆驼河大败我们已经没有足够地军队戍守南线所以肯定会落入大宋之手这是没办法地事”李安惠劝道“陛下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先把京畿守住只要守住京畿守住贺兰山我们就有本钱和大宋讨价还价就还有机会夺回灵、夏两地否则我们挽回败局地最后一丝希望也就没了” “撤回左厢军,灵、夏的百姓怎么办?没有他们,哪来的大夏王国?”李乾顺知道夏已经守不住了,但叫他亲自下令放弃,他实在做不到 “陛下,我们必须放弃灵夏,必须放弃灵夏的百姓,这是我们最后一个挽救国祚的机会”李安惠竭力劝说,“凭我们现在的实力,无法守住灵夏,也无法确保灵夏百姓的生存 相反,把他们丢给大宋,大宋就要安置他们,养活他们,就要耗费惊人地钱粮大宋打仗要钱,安抚和赈济灵夏百姓也要钱,但大宋现在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哪来的钱粮支撑西北战场?我们只要死守贺兰山,把这一仗拖下去,大宋迟早天坚持不住,不得不答应我们的议和只要大宋愿意议和,我们就保住了国祚,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而灵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回来陛下,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请陛下慎重考虑” 李乾顺权衡再三,和梁乞申等中枢大臣反复商议,最终接受了李安惠的计策,急下旨给左厢军统 丰,叫他带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