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 (第1/2页)
二月中,汴京 金军南下入侵,攻击燕云的消息传到汴京,汴京一片惊慌,君臣手足无措 皇帝下旨,召种师道、姚古率西北军火戍卫京畿,命京东、淮西等地火募兵以充禁军,同时急召山东平叛军队回援京师 但仅仅过了数天,河北急报,郭药师投降,燕京丢失,山前七州尽数沦陷与此同时,河东急报,金军猛攻代北,奉圣州丢失,大同陷入包围,危在旦夕 皇帝大惊失色,急忙命令河北四路帅司暂时放弃平叛,竭尽全力戍守河北,同时命令内侍梁方平率军赶赴黎阳驻守黎阳是河北连接京畿的一个重要通道,如果金军从这里越过黄河渡口,那么距离汴京只有两百余里了,而且无险可守,换句话说,黎阳失守,京都也就旦夕不保了 又过两日,河北再报,金军南下了,郭药师率常胜军为选锋,越过白沟,直杀保州今河北保定 皇帝骇然心惊,当即决定离开京师,暂避北虏锋芒 大臣们意见不一 吴敏、宇文虚中、李纲等人极力要求皇帝坐镇京师,带领军民奋勇抗敌白时中、张邦昌等人则建议皇帝到关中长安躲一躲长安有西北军,而且距离中原较远,很安全,假如关中不安全,还可以退避川蜀梁师成、李邦彦等人则劝皇帝到到江南去,江南远离京师,有长江天险,万无一失 皇帝要跑路了,汴京的权贵们听到风声,当即携家带口,先行逃亡其中蔡京的度非常快,整个家族男女老少连带僚属仆役一千多人,装了好几船金银珠宝绢帛古玩,沿着运河就南下了蔡京一跑,可以想象,对汴京的震动有多大,于是短短时日内,京城中的官员至少跑掉了三四成 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他想跑路难度很大先你跑路可以得把权力留下来朝廷不能没有代理国事地人其次你是皇帝你要逃跑要南下你总要个理由否则大臣们不同意堵在皇宫门口大家以死劝谏你怎么跑?怎不能踩着尸体过去?尤其在这种国难当头地时候一国之君不顾国祚安危不顾百姓生死带头跑路大部分有良知地官员还是坚决反对地皇帝自己也心虚 二十日皇帝派出使向金国求和 不好地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金军杀进河北后先攻保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不克随即舍城不攻继续南下围中山依旧没有攻克于是绕道杀进真定府攻克真定城接着南下攻克庆源府今河北赵县破信德府今河北邢台直杀 邯距离黎阳不过四百余里金军地铁蹄马上就要逼近黄河了 与此同时,河东传讯,金军从镇川堡、青}道和怀仁三个方向猛攻大同,大同陷入包围,虎烈军和河东军奋勇阻击,但虎烈军主力还在贺兰山,短期内无法回援,为此,王急报汴京,请求汴京同意虎烈军在大同失陷地情况下,撤进河东 皇帝恐惧至极,愈坚定了跑路的决心 一般来说,皇帝离开京城,太子监国,这是常例,所以皇帝下旨,任命太子赵恒为开封牧,承担监国之责 皇帝接着下旨,罢浙江诸路花石纲、延福宫、西城租课及内外制造局,罢修蕃衍北宅,罢道官,罢大晟府和行幸局,并把西城及诸局所管钱,尽付国库 第二天,又下罪己诏,并号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王 同日,皇帝拜保和殿大学士、尚书右丞宇文虚中为河北、河东路宣谕使,携带圣旨,即刻北上大同,设法说服李虎,统率虎烈军从代北动反攻,迫使金军后撤 皇帝知道这道圣旨如果公开,大臣们肯定反对,因为在汴京看来,李虎居心叵测,正好郓王又到了大同,两结合,正好可以祸乱大宋,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向李虎求援,但宇文虚中向他详细分析了局势,明确告诉皇帝,以大宋现有地兵力,无法抵御金军,因为大宋现在除了西北军,没有其它军队可以用来打仗,所以必须向虎烈府求援至于王,如果此刻能力挽狂澜,击败金军,戍卫国祚,那么凭此功绩,完全有可能继承大统 不知道宇文虚中那句话说服了皇帝,总之皇帝考虑片刻后,竟然亲自写了一封圣旨,又给郓王写了一份密诏,然后叫宇文虚中赶赴大同 十二月下,完颜宗弼兀术攻占汤阴,金军距离黄河只剩下两百里了 皇帝受不了了,死亡的威胁对他来说太恐怖了,他要带着皇后嫔妃们离开京师 吴敏、李纲等大臣拼死劝谏,皇帝去意已决,大 大臣们的尸体逃出汴京的架势 君臣僵持不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