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自食其果 (第1/2页)
什么办法才能应对汴京? 宇文虚中建议拖一拖,再看看形势展 宇文虚中对汴京可谓失望透顶,对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这次金军南下入侵,本来根本没有可能渡过黄河,但老皇帝非要用内侍和文官统军,结果梁方平、何灌一箭未,闻风而逃金军渡河了,君臣、军民应该齐心协力,但小皇帝信任主和投降派,即使在勤王大军已经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不但不反击,反而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割让三镇,根本不管大宋利益,不管百姓生死李纲、种师道都有十足的把握击败金军,但李纲差点被主和派赶出京城,而种师道是在金军后撤后,直接给赶回家了,试问,这样的皇帝和朝廷还能担当起中兴大任?恐怕要不了多少时间,大宋就给这帮无耻的君臣彻底摧毁了 宇文虚中虽然无意再回汴京,但并不代表他心灰意冷,他已经决定追随李虎,走中兴大宋之路这条路显然非常危险,而且前景难以预料,但他相信李虎,相信这位逃亡塞外的元佑党人的后代能够给大宋带来中兴的希望 但拖一拖未必是个好办法 “汴京已经失去了理智”董小丑无奈长叹,“金军入侵,整个天下大势都变了,大宋貌似强大的假象已经被戳穿,这时候汴京应该起用富有经验的武将,应该放弃以文制武的策略,如果继续用文人统军,后果不堪设想” 折彦直、张孝纯互相看看,对董小丑这句话不以为然他们都是文官,都是统军之人,以文制武虽然的确有它的弊端,但好处也是不言而喻从历史上来看,大宋的文官统帅也能打胜仗“战争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场统帅,取决于朝廷的策略”折彦直说道,“小皇帝一定要议和,即使种师道有通天彻地地本事,他也能无法击败金军” “所以说,河北大战,汴京其实没有任何胜算”董小丑冷笑道,“我觉得可以和汴京谈一谈,先让汴京动河北大战,假如这一仗他们打赢了,形势就会生根本变化”董小丑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希望等到汴京受到沉重打击后,再给汴京致命一击 汴京用割地赔款的办法把金军哄走后,汴京以为万事大吉了,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又出来了,把先前的恐惧和无助又给忘光了,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急不可耐地要巩固皇位控制权柄了,至于动河北大战的目的不是把金军赶回老家,收复河北幽燕,而是想给自己捞取一点战绩,扳回一点面子用这种心态打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虎和童贯、折彦直等人仔细商议后决定采纳宇文虚中地办法先拖一拖但拖一拖不等于置之不理还是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 先遵从汴京地圣旨至于王当然要留在太原而童贯则辅佐王 其次就是增兵长安由折彦直带着多地军队南下进入关中至于汴京派到陕西地官员则全部羁留于长安不让他们控制各路军队以确保西北将门地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李虎又命令折可求带着河东军南下一部分取道麟府镇戍横山以北地区一部分则急赶赴河中府屯兵于黄河两岸切断汴京和陕西之间地联系 大同方向金军早已停止攻击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李虎决定调整兵力部署 夏军的十万俘虏已经全部赶到大同,并完成了整编,除了一部分做为各军的损失补充外,其余全部成建制并入虎烈军虎烈军建马军第九军虎烈军九个军每军六将飞云、神龙、阎王、雷霆、云朔、义胜、武勇、惊雷各增一个将的编制梁山军增加两将虎卫军增加八个指挥,规模达到了八千人 铁鹰率军镇戍云内和前套地区罗青汉、侯概、张关羽、董仲孙镇戍大同董小丑、毛军、耶律马哥、高宝龙镇戍太原 三月二十五日,李虎正式出任西北大元帅,建西北大元帅府于太原 同日,李虎书奏汴京,拟定了具体地攻击方案,承诺于五月初,从大同方向展开反攻 三月下,汴京 本月十七日,李纲奉旨迎奉老皇帝回京 小皇帝已经没有耐心了,当他接到宋焕的奏报,得知老皇帝就在符离附近,随即命令李纲带着军队把老皇帝接回来 十八日,李纲到达陈留,惊喜地现了太上皇后的鸾驾,这时他才知道老皇帝在得知 卖了王和童贯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