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_第七十五章 三个和尚没水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三个和尚没水吃 (第2/2页)

    金军陈兵于河北,战事不断,汴京又急需西北军戍这种极度矛盾的情况下,皇帝唯一的办法就是支持童贯迅建立自己地势力,从而抗衡西北军

    矛盾已经激化了,童贯担心爆兵变,不得不寻求李虎的帮助

    这才分别一个多月,童贯老多了,非常憔悴,脸色灰白,皱纹如纵横地沟壑,看上去好象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李虎惊讶地看着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师太辛苦了”李虎握着童贯地手,颇为感慨,“你要保重身体”

    “我还能支撑,暂时死不了”童贯轻轻咳嗽了两下,然后把站在身后的一位武将拉了出来,“这位是刘仲武刘帅地小儿子,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刘”

    刘躬身拜见

    这就是中兴四大名将之一的刘?李虎好奇地打量着他刘大约二十七八岁,身材矫健,长相俊伟,英气勃勃西北名帅的后代就是与众不同,和张俊比起来,刘出身好,凭借父辈的荫泽就能做官,这从他的气质上就看得出来,自信,还带着一些自负,而张俊就非常朴实,属于那种埋头苦干的农家子弟

    童贯略略介绍了一下刘最早追随父亲在西北作战,后来由殿帅高推荐,到朝中为官,稳步升迁这次是一飞冲天,直接被童贯提拔为三衙步帅

    李虎礼貌性地打了个招呼,然后请童贯进入帅帐对于这种官家子弟,凭借后台一飞冲天,李虎非常鄙视张俊在军中拚杀了十几年,功勋无数,几天前不过是一个从九品的营指挥而已,而刘呢,在高、童贯等人的招抚下,几年时间内就做到了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的位置上,这两人根本没法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李虎把河北战局的最展详细告之,童贯也把汴京的局势做了深入解释

    两个人很默契,都没有隐瞒什么,实话实说

    “目前情况下,陛下无论如何不会把战场指挥权交给西北人”童贯皱眉说道,“如果使相找我来是为了这件事,那就不要开口了,我也无能为力”

    “但问题必须解决,仗必须要打”李虎严肃地说道,“我刚刚接管陕西和河东的军政大权,我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稳定西北局势,而虎烈军也要重调整兵力部署,另外大同估计马上也要开战了,我要给大同和太原筹集钱粮武器……我要做的事太多,急切间根本无法进入河北战场”

    童贯闻言,眉头顿时舒缓,“使相决定到河北战场?”对于汴京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李虎,如果李虎率主力到河北战场,汴京将获得缓解这个威胁的机会

    “九月或十月,我肯定要去河北战场”李虎说道,“形势所逼,我不得不亲自赶赴河北”

    童贯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从李虎的眼睛里看得出来,这句话是李虎的真心话,不是蓄意欺骗既然李虎送口了,答应九月或十月赶赴河北战场,那在这之前,汴京就要想方设法把金军挡在黄河北岸童贯决定也退让一步

    “把李纲调到河北战场,给他战场指挥权,由他指挥河北大战,你看怎么样?”童贯主动提出建议

    让一个宰相到前线,主掌战场指挥权,这的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李纲走了,谁来接替他出任宰相一职?童贯这是一石二鸟之计,目的是想在宰相位置上安排自己人

    李虎微微一笑谁来做宰相他无所谓,他只要暂时缓解童贯和西北人之间的矛盾,把金军挡在沱河以北,给自己赢得时间,那就行了等到自己稳定了西北,控制了川蜀和荆湖,那时汴京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李纲是宰相,把他调到河北战场……”李虎故作迟,试探着问了一句,“谁来做宰相?”

    “张邦昌如何?”童贯问道,“张邦昌久在中枢,熟知政事,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虎略感错愣他对张邦昌印象很深,这些年虎烈府和汴京来往密切,做为大宋中枢之一的张邦昌,当然为虎烈府所熟悉不久前,小皇帝因为张邦昌主张议和,把他罢职了这时童贯举荐此人为相,目的何在?

    “使相认为如何?”童贯问道

    李虎不假思索,点头认可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多,支持&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