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 (第2/2页)
“禁军,六个营一字排开。每营一二连横列,三四连纵队跟随。两连之间防止十六门元五一式青铜炮,其后配有半个骑兵连,余下两个骑兵连后置。陆战旅为中央预备队。” 采用这种战斗序列,中华军既能以展开火力痛击清军,又可以保持密集纵队应付对手骑步兵的突击。 “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散会,各部回去准备待命。” “是。” 津南,三天后。 八里台至咸水沽也就十四五里的路儿,去掉两边地水塘子,正面战场地宽度达到了十三里。 清军十一万步兵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排列成整齐地方阵,铺撒在十多里宽地正面。两万余骑兵一部正列当面,另有两队左右游弋。一门门大炮排列在正面,铁青地炮身散发出死亡的气息。 距离相隔的太远,就连最好的望远镜都无法看清六里台的人脸。只能看到一个个蚕豆大小的人影挤满了那个高地,最醒目地就是那杆高高竖起的帅旗,现在也不过牙签般长短。 六里台里的太远,八里台看的倒是清楚。清军已经在上面安放了不下二十门大炮,一杆杆龙旗清晰可见。 “大王,八里台后面肯定窝的有满清的骑兵。”乌三娘身为禁军副都统自然是要上阵的,就跟在梁明身边。中央一部,打主力的就是三千人的禁军。“咱们正面敌骑兵不下万人,左右两翼有六七千,六里台说不定也会藏着一些。八里台就那么大的地方,我们又观察不到,最多也就两千骑。” 不可置否地笑了笑,梁明遥望前方。“那你说说看,他们会把那个地方做主攻方向,或是说全线进攻?”梁明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部队,人到一万没边没沿,这十三万兵马又是何等的场面!“阔气!真他妈的阔气!”梁明心中暗自诽腹道。
“全线进攻,我要是庆成,我也会全线进攻。”乌三娘想都不想随口回道,“他们可是十三万步骑。无论怎么分散都要比咱们多得多!不过中央阵线肯定是他们打的最猛烈的地方,首先打过来的就是对面那一万来骑兵。”中央阵线的兵力算是最单薄地,这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身后的2000陆战队在六里台、八里台上或许可以看到一些,故意显露出的九个炮兵连他们也能大致有个印象,可更后面的被特意披上伪装的二百二十门大炮他们看不到,同样被伪装了的4000骑兵,他们也看不到。 瞄了一眼身后的明黄的步辇,乌三娘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苦笑,这东西都大模大样地摆了出来。对面的清兵是傻子不成?那还不跟闻见腥的饿狼一般扑过来。 见乌三娘的表情,梁明也不由的回头望了望那套招眼的仪仗,随即露出了一丝不在乎的诡笑。他要的就是对方主力扑过来,正面的352门大炮可不是说笑的。 正如乌三娘所见,对面地马兰总兵丁秉国看着那套明黄闪眼地仪仗不由的张大了嘴巴,那梁逆竟敢亲自出战,眼花了不成“快,向大帅禀报,我军正面发现逆匪贼首……” ps:注1:禁军六个营,每个营中间加上一个装备了16门元五一式青铜炮地炮兵连。这就是六个连。再加上后面又布置了三个炮兵连,每个装备十二门元五二式青铜炮。所以说是九个。16*6 12*3132门 注2:中华军一个团配置12门火炮。一个旅直属一个炮兵营。有40门火炮。也就是说,一个旅64门火炮。一个师直属一个炮兵团。80门火炮。 第三师64 64 80208门 卫戍师64 80144门 第三师 卫戍师352门 所以,隐藏了352-132220门 解释完了,说两句。这一段要加个了,还望见谅。 很难写的,太YY了不好,可真实地我也没见过啊!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书友包涵一点。 我今天下午两点坐下,写到这时都八点了。难得就是那一段地形介绍,和编一个合理的…… 八里台----大家应该都有印象,聂士成将军殉国的地方。小卒本想是围绕八里台弄一段,可说不通,最后写成这样。 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实在想不出更好一点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